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思维型课堂学习理论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问模式研究
摘要:提问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主要方式。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并选择合理的提问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增进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由此,本文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问模式进行研究,基于对思维型课堂学习理论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充分发挥提问模式的效用,为后续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型课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正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取适宜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其中,提问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并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由此,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以后的成长十分重要。
一、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实施基础在于对问题的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确定问题的答案,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过程中,为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对教学问题的设置加以综合考虑,选择具有探究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获取必要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1]。因此,在日常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有客观答案的问题,或选择没有固定答案的内容,设置适宜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兴趣,并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提问空间,促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为学生以后的成长点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六年级上册《不简单的杠杆》这一课时,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教师就需要在设计问题时关注问题内容的有效性,如部分小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杠杆的运动过程。此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用同样大小的力撬动不同质量的物体时,杠杆支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随后,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记录每次的实验结果,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整合,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对问题内容进行灵活转换,才能加强学生对问题核心的把控,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问题的分析解答,避免出现教师提问过于分散,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同时,这也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实质的把控,减少不当的问题设置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此外,教师还需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基于教师水平选择提问模式
在设置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提问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助力。首先,教师需提前了解科学实验的目标、内容及要求等信息,并懂得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的重难点,以达成预期的培养目标。同时,对提问模式的设计需符合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做好对实验材料的应用,通过自身示范使学生养成规范实验的习惯。其次,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灵活应用提问模式,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合理调整。通常情况下,问题情境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的应用较为普遍,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这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完成对塔台的设计。此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思考塔台建设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适宜的教学案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确保所有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当这部分内容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各小组独立完成塔台模型的设计,并在设计完成后对塔台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找出设计成果中的不足。此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教学评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尽量选择鼓励性的语言,针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实施综合评价,以考查学生在真实实验中的应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合学生生活设计问题
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加强探究环节与学生生活间的贴合度,让学生在探究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能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而使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这一课时,本章节的内容主要为物质形态的变化。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讲解科学概念,如水作为透明且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在100℃的环境中会蒸发为气体,而在低于0℃时则会被冻成冰块;米在经过蒸煮后会变成饭等等。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进行提问,能够增进学生对问题的感悟,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后再给出答案。否则,学生仅是随意地思考问题,无法充分锻炼自身的探究思维。此外,对学生提出的个性化答案,教师应当认真听取、思考,并以同样的态度分析学生错误答案,掌握学生的探索过程,给予肯定性的评价。由此,通过给予学生鼓励,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同,并能在后续学习中主动拓展自己的思路,更加深入地开展探究学习,对其以后的成长十分重要。
四、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用提问模式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能使其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由此,本文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问模式进行研究,基于对思维型课堂学习理论的分析,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基于教师水平选择提问模式、结合学生生活设计问题等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费薇.新课程下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05):97-99.
[2] 颜丽平.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的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1(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