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二十大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段国强
  
山海经
2024年1期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了将二十大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通过倡导理想信念,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期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追寻人生价值的美好追求。文章认为,通过建构主义教育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塑造出更加优秀、自信的大学生群体。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二十大精神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材,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树立和培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要想培养出更具担当精神与民族责任感的人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非常重要。本论文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索二十大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融入方式,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追求人生价值中的美好愿望。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

作为在新时代中成长的一代新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因为大学生将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明天。而怎样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切实融入二十大精神就成了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关键。建构主义理论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个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与人交往来建构新知、新知的认识过程。大学教育以二十大精神为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辩证开放的思维能力和自主自律的行为品质。这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将两者进行融合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一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十大精神倡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进自我认知。这一教育理念使大学生的目标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更加突出,帮助大学生确立了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二是借助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二十大精神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进而更深刻地认识与把握理想信念的含义与实践要求。这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善良地发展个人品格,为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1]。将建构主义理论中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意识。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在内涵与形式上都在不断地扩展与深入,建构主义理论是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学习者在社会互动与实践经验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与认识,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基于此背景,如何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探讨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途径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一个公认的富有启发性、实践意义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重要教育手段能够使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进入到社会现实中,切身体会到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开阔眼界,提高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二十大精神内涵与精神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可根据二十大精神内容选择扶贫助困、环境保护及其他相关社会实践项目,通过切身的参与与践行,体会二十大精神中崇高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等等,以强化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与追求[2]。

(二)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负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在急功近利的当今社会背景中,人们渐渐遗忘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大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理解程度逐步降低,所以,把二十大精神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大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和自豪感,又能指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一是继承传统文化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精神力量。二十大精神中,包含着爱国、自信、刻苦、诚实等优秀品德,这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通过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度挖掘,来教育大学生重视传统、继承传统、将其转化为内心深处的力量之源,让学生在理想和信念塑造的路上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3]。二是继承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标志,更是中华民族的基础和灵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继承,大学生能够扩大自身文化视野、提升文化自信心、建立正确文化认同感。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们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对所处时代、所处社会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产生特有的理想信念。

三、结语

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和二十大精神的融入,将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建构理想信念,激发其内在的成长动力,大学教育将成为塑造优秀人才、弘扬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郭林凯,傅琦霞.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赜[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4(01):7-13.

[2]龙丽波,周明丽.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进路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4):33-38.

[3]付晓男,李一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教育,2023(08):14-16.

基金项目: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省团校)2023—2024年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3SP10)

作者简介:段国强(1989—),男,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道德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