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创新案例及建议
摘要:本文按照题目所述,依次论述了我国博物馆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博物馆数字计划建设的创新案例,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三条博物馆加快数字化建设的策略。本文旨在给相关从业人员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众包模式;文化交流
国家非常重视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文化领域的新的口号和指导原则。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也日渐取得新的成果,但客观来说,也存在很多明显问题。但这些问题,确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问题也都有解决的途径。国外和国内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一直以来互相联动,充分交流沟通。我国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要积极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借鉴国外的优秀创新案例,通过表彰国内数字化建设的优秀项目,一起推动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在新时代,推动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进一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更深刻地发挥馆藏文物的新的时代价值。
一、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受众体验感差,传播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博物馆自身专业人才,经费匮乏,很多地方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时,过度依赖外包公司进行产品陈列设计等。其次是,我国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过分依赖国家财政。究其原因还是博物馆机构太穷了,没能把丰富的馆藏文物的经济价值发挥出来。从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本身,没有相匹配的经济回报,导致数字化建设动力不足。最后,数字资源开发方式单一,文物的社会价值开发不到位。按照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公开展示的文物仅仅是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数量的百分之三点二。这个数据,和我国的实力不符,也落后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低要求。
二、数字化建设的创新案例
扎起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电子化平台上,操作系统可以“做个鬼脸”,通过识别用户面部特征,可以把用户的表情自动关联馆藏文物。还可以“做个姿势”,屏幕上出现一个雕像,相应感应器评估观众模仿的雕像动作的完成度。用户还可以把自己模仿雕像动作的照片分享给朋友或者其他用户。
在爱尔兰移民博物馆有一个互动式展览,用户通过选择自己的国籍,系统推荐展示内容。通过不同的选择,接触到用户最感兴趣的移民故事。这种自选文物的自助式操作,可以更好的和用户共情。
2013年,大英博物馆发起了互联网众包模式的数字化建设项目。通过整合用户中的历史专家,博物馆志愿者和众多网民,开展历史,考古和文化遗产的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编纂藏品目录,对于5000多文化的图片开始建模前期预处理等。
2021年1越,支付宝开展“花呗文物守护计划”,用户参与支付宝上的文物相关互动游戏,就可以获得“文物守护者”身份。同时,支付宝基金一用户名义,捐赠温服修复资金。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支付宝首次投入一千万用于文物修复。在上线不到半年时间里,已有超与一千四百万网友参与敦煌文物修复。
2021年年中,18个国家40多加博物馆机构,共建丝路数字博物馆。丝路数字博物馆努力促进拥有丝路相关展品的博物馆开展交流合作,实现展品联动,一站式提供丝路主题的艺术展览合集,丰富了展品类型,也带给观众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理解。
三、关于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一)深化人机交互研究,提高传播效率
博物馆的数字化研究,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适用原则,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效力和影响力。首先,通过挖掘文物相关的故事和文物相关的人的故事,将馆藏文物和鲜活生动的人物关联起来。在数字化叙事中,加入“亲历者”视角,让观众体会到文物在历史中的意义。其次,要进一步加强AI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捕捉观众的音容笑貌和思想,帮助观众沉浸式观看数字化博物馆的展品。
(二)通过众包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建设数字化博物馆
国内博物馆要转变思路和视角,过去观众是展品的旁观者,也是被反复促销的文创产品目标消费者,现在博物馆要把观众定义为: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者,观众可以阐述文物的内涵,观众拥有传播中华文化的热情,通过这样的转变,渲染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提升社会整体对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热情。
通过众包模式,解决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中资源不足的现象。在众包模式下,博物馆方还可以知晓观众的兴趣点,以此为启发,完成馆藏文物的介绍和排布等,真正做到符合国情的,本地化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三)推动文物资源共享,多渠道开展文化建设和传播工作
首先,以文明交流为主题,和世界共享博物馆资源。其次,鼓励社会力量把文物用于自身成长学习,企业产品创新和社会治理领域等。带动博物馆和数字化的展品,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解决长期以来博物馆和社会发展割裂的问题。最后,博物馆的文创周边产品带来的收益,要和博物馆文创事业,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人员共享。这样可以鼓励大众更积极主动参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最大限度发挥馆藏文物的社会价值。
四、结语:
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是一个时代命题,在全球博物馆的存在要根据时代的变迁,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一起,不断调整博物馆的展览方式,推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通过众包模式辅助数字化建设,通过文创产品给博物馆增收。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存在问题,在参考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本文提出了:深化人机交互研究,提高传播效率;通过众包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建设数字化博物馆;推动文物资源共享,多渠道开展文化建设和传播工作,三条建议。本文旨在给相关从业者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苏东海.博物馆、博物馆学:警惕技术主义[C]//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粹. 中国书店,2013:332-333.
[2]段勇.当代中国博物馆[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7:95-99.
[3]王小平,梁燕华.多模态宣传语篇的认知机制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