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笛卡尔哲学思想、方法论启迪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模式优化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提炼笛卡尔的哲学思维模式及对复杂现象的认知模式,将笛卡尔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引入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过程。以期对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提供经验参考。从哲学的视角,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模式的优化。培育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新模式,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延展、可执行的培育模式体系具。
关键词:创新创业;笛卡尔哲学思想;培育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人才资源和储备﹐是我们党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各高校在未来五年里要全面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地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因此,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决策﹐如何在高校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新模式,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延展、可执行的培育模式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笛卡尔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引入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过程。提炼笛卡尔的哲学思维模式及对复杂现象的认知模式,以期对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提供经验参考。从哲学的视角,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理论体系,深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规律认识。
一、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现状分析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主要有以下几大来源。第一类来源:在校生或毕业生自发的创新创业项目。该类项目主要来源于在校学生平时生活中产生的想法。这类项目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特色,往往与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相关,体现和解决了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痛点,这类项目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第二类来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在越来越多师生共创项目走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者的视线。该类项目多为老师的科研项目转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这类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相对较高,将教学、科研与创新创业三者合一。该类项目是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的保证。第三类来源: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这类项目既能保证项目的质量,又能持续地推进,直到获取利润,而且能够接地气地与所在区域产业相互结合,能够迅速融入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有自己的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项目孵化器,从校园氛围、资助政策、场地租赁、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激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项目孵化成功,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利润。然而更多的项目在对接市场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度的不适应,大多数项目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夭折,存活率极其低下,这其中还包括一些获得“互联网+”大赛等高质量创新、创业类大赛优异成绩的项目,这些大赛中的优秀项目未能通过市场的最终检验而宣布失败。据麦可思2020年统计数据报告,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率 2015 届为 3.3%,2016 年 为 3.8,2017 届为3.9%,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率呈现历年上升的趋势。然而,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率不匹配的是学生创业项目质量。高职院校学生项目存在质量低、项目易复制、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以及合理的商业逻辑。
二、笛卡尔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两重性及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勒内·笛卡尔( 1596-1650),法国人,是中世纪欧洲最负盛名的哲学家。除对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外,笛卡尔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近代唯物主义的拓荒者,他开创的“欧陆理性主义”哲学流派影响了几代欧洲人,被黑格尔尊称为“现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主张不是对部分具体事物或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怀疑,以此绝对怀疑为出发点,笛卡尔要寻求证据,从而推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原则。
笛卡尔哲学思想的灵魂在于他采用的验证真理的方法。笛卡尔他主张应用理性主义和数学原则验证真理:但凡从理性角度解释得通的即为真理和真知,复杂现象应先分解为简单部分再排序逐个解决。
(一)笛卡尔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两重性
从科学现代性历史建构征程角度,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用普遍怀疑的眼光审视知识背后可能存在的虚假前提,“我思与我有”奠定了认识事物的逻辑始基,“数学原则”提供了科学方法的思想武库。笛卡尔主张普遍怀疑现有的知识和真理,认为若不追究知识的真伪而盲目地轻信、则知识本身也失去存在的价值,这种“不唯师、不唯上”的求真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模式既是追求科学应秉持的态度,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精髓之一:大学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维、批判精神、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新创造者,而非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缺乏独立精神和思考能力的模仿接受者。他所主张的对复杂现象先分解为简单部分再排序逐个分析解决,以达到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也与现代的系统论观点不谋而合,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指导。
(二)笛卡尔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启迪
从笛卡尔主张普遍怀疑现有的知识和真理,认为若不追究知识的真伪而盲目地轻信、则知识本身也失去存在的价值,这种“不唯师、不唯上”的求真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受到启发:高校教师在孵化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可以通过让大学生实地走访调研、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发现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的痛点。
根据笛卡尔所主张的对复杂现象先分解为简单部分再排序逐个分析解决的思想,高校教师在孵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时,可以通过系统思维,将学生的项目进行分解,寻求项目运作的多个节点。
同时关注关键节点,专注价值创造,通过种子用户带动流量。
1637年,笛卡尔发表了著名的《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并在书中附了三篇有关数学和物理学的重要论文《几何学《折光学》和《气象学》,文中推介了他发现真理的路径和方法。他认为将所有问题解决后,观察综合检验是否已彻底解决至最优。由此,高校教师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试错迭代,形成成熟、完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体系。
三、笛卡尔哲学思想、方法论启迪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模式优化
从培育模式上,借助于笛卡尔哲学思想和方法论质疑思维和对复杂现象的认知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培育过程,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笛卡尔主张普遍怀疑现有的知识和真理,认为若不追究知识的真伪而盲目地轻信﹑则知识本身也失去存在的价值,这种“不唯师、不唯上”的求真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模式既是追求科学应秉持的态度,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精髓之一。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过程中,针对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的现状,引导学生,将其带入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意识当中。
(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
现代大学教育的精髓之一:大学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维、批判精神、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新创造者,而非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缺乏独立精神和思考能力的模仿接受者。笛卡尔所主张的对复杂现象先分解为简单部分再排序逐个分析解决,以达到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也与现代的系统论观点不谋而合,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在这个哲学思维模式的启示下,本项目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逻辑思维能力、洞察力、执行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着眼,不断提升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实践模拟
在校内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项目具体落地转化等开展,让学生充分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行业分析、市场可行性分析,商务模式建立、效果评估、风险节点、试点效果总结等。有条件或特别好的项目可组织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或项目申报,既是演习,又是选拔。
(四)项目实践
与合作企业进行合作﹐以企业为主,学生团队为辅,直接参与新产品或者新市场的研发及推广工作。针对特别优秀的项目由我方和企业提供基础创业资金,进行孵化。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路径
(一)创业创新意识培养
以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概念为基础﹐从国家导向﹑教育部政策、政府支持等层面为高职学生系统讲授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了解创业人才必需具备的基础能力和素质,为后续创业项目打好理论基础。
(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结合实际行业案例为学生解析各项创新创业素质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包括市场分析、批判性思维、组织协调﹑领导决策等,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一种能力具备的原因和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领悟创新创业所需的各项素质﹐提升自身薄弱点。
(三)项目实践模拟训练
通过讨论及写作,将全体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每个小组不能多于5人,各小组自行选择项目方向(也可由指导老师指定几个行业或产品),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通过线上及线下的市场调研和调查,完成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撰写﹐创业计划书要对于项目内容、市场的评估分析、可行性分析、商业模式、财务预算、企业初期成立结构、项目风险评估等进行完整分析﹐整个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指导老师负责旁侧引导和答疑,尽量给予学生团队最大的自由度﹐让学生团队发挥创新潜力。
在完成创业计划书之后,进行初次审核,由指导老师及校方合作企业代表组成评审小组,由各小组逐个进行项目汇报,评审小组对于汇报内容进行评定和指导,给出合理化建议,学生团队对项目计划书进行二次优化。创业计划书的评审会可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和行业选择方向进行多次演练和审定。
对于评审小组选出的特别优秀的学生项目﹐将上报学院和企业高层,进一步讨论学生项目孵化落地的可能性。
(四)项目孵化及执行
学生团队开始执行项目的小规模研发或市场推广试点。如初期暴露出问题很多或有很大阻力,校方指导老师联合合作企业需指导学生团队多次整改或调整计划,如试点情况不好,要及时刹车叫停项目或调整方向。如初期较为顺利或试点情况有一定进展或形成商业模式并完成市场转化,可指导学生团队通过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或者投资大会获得名次来吸引资源方或资金方介入,对项目进行持续孵化,直到学生团队正式脱离学校转变为企业单位,学院的创业创新项目培育计划完成。
五、结语
笛卡尔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博大精深,高校教师在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时,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思辨扬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们所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现有知识和间接经验应在甄别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借鉴,以提高学习效率;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推出的初衷是培养大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意识、社会适应性和价值创造力,既需要理性思考,更需要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应在实践中不断试错迭代,观察综合检验是否已彻底解决至最优,形成成熟、完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体系。
参考文献:
[1]笛卡尔.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李晓菲、李晓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J].高教学刊,2022(1):34-36.
[3]张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2):12-14.
[4]常晓宇.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22-24.
基金项目: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64)。
作者简介:张乃文(1983—),女,河南南阳人,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