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韩蕾
  
山海经
2023年13期
平泉市教育和体育局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培养。作业设计对于帮助学生夯实语文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进行作业设计,并将其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结合,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度。目前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应注重对语文作业的改进和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以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作业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巩固与内化的一项重要手段。近些年,很多教师和家长为了能让学生分数提高,便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将学生课余时间几乎挤占一空。繁重的作业压力下虽然在短期内学生成绩有可能会出现一定提高,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非常不利,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会受到严重挫伤。“双减”政策便是针对这一教育问题而出台的解决办法,旨在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围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进行了全链条的部署与规划。“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对我国基础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被称作“跨越时代的重要变革”。“双减”政策的落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转型升级的契机,推动教育告别工具主义,真正走向素养为本。“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秉持“减中有增、增中有提”的理念,在大幅度降低书面作业比重的同时,提升作业的实践性、生活性、开放性与综合性,引导孩子们在作业实践过程中,感悟到语文学科的真实魅力,发掘出语文学科的内在价值,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

(一)明确语文作业设计目的

对于初中生来说,适量的作业就可以达到对其进行检测的效果,过量的作业内容只会增加其学习负担,因此为保证语文作业可以取得良好实效,教师在开展作业设计之前应当明确作业设计的目的,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内容,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双减”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该项政策落实的出发点,相关教师必须对该教育理念保持高度重视,因此教师在对初中语文作业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精准高效地布置作业内容。由于初中语文所需要传递的信息内容相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掌握阅读、写作等多项技能,所以在对初中语文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须对整本教材进行全方位研读,明确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从而综合各单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语文技能进行培养。

(二)巧设能力分层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初中阶段,学生受家庭环境、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等内外因素的综合性影响,语文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提高语文作业练习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教师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诉求和智力发展规律,进而设计更具个性化、层次性的作业内容,通过适当的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往作业设计中教师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导致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克服抵触心理,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难以实现拓展和提升。因此在语文写作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围绕学习主题设置基础巩固和思维拓展等更具层次性的作业,通过作业分层让学生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作业内容

(三)引进多样化实践任务,构建体验式作业内容

“双减”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创新作业形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写作作业设计中,教师应立足整体科学规划作业内容,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完成综合性练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实践和探究,进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直观经验,加强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因此在语文作业实施中教师可以融合生活现象设计实践活动,实现贴近学生的认知和经验,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熟悉感。又利用生活实践优化练习形式,给予学生全新的体验,提高其探究兴趣。因此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以生活现象为着力点,设计调研性、体验式学习活动,让学生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既深化学生对于语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知,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视语文作业点评

作业点评是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效果的必要环节,需要做到及时、严谨、客观、公正。如何进行作业点评,也是作业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大多心理比较敏感,容易思想走极端,产生叛逆心理和消极情绪,影响到正常的语文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对学生作业点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方式实施差异化评价,避免单调空洞的表扬或鼓励,要让学生从内心认同教师的点评,积极改正自身的问题。教师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精准分析。

三、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对作业的研究与优化。布置语文作业,不仅要求教师有效设计,还要求学生有效参与,教师有效设计是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先决条件,学生有效参与是完成作业的基本保证。教师布置作业时,要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和优化工作,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延娥.“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1,(12):78.

[2] 方蓉.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A].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十三辑[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新课程研究杂志社,2021:34-35.

[3] 徐月.“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A].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1教学改革成果交流暨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三)[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1:973-977.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承德市十四五规划“‘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学科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研究”(编号:2110007)课题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