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书法练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书法活动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书法联系可以促进情绪调节和改善;书法练习可以促进个体认知发展;书法练习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书法训练也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
关键字:书法练习;情绪调节;认知发展;心理健康;书法训练
字出于笔,笔自于手,手源于心,即为习字而习心。
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后,便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的一门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书法以汉字为载体,通过挥运毛笔形成具有蕴含书写者个性特征的笔迹。有研究证明书法活动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在调息调心、修身养性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功效,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一、书法练习促进情绪调节和改善
许多研究证明书法练习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例如包文运[1]通过纵向研究对114名儿童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发现书法练习在促进儿童经营人际关系、自我激励、管理情绪、了解自身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这五个维度上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周斌[2]等人同样采用追踪研究发现,参加书法练习的儿童在焦虑情绪、神经过敏性方面的问题上的增长幅度明显低于为参加书法练习的儿童。刘柏涛[3]的研究表明,书法空间教学有助于儿童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书法练习,儿童能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少的消极情绪,尤其是在缓解焦虑感、社交恐惧等情绪上有显著的作用。
书法练习的过程也是情绪宣泄的过程,通过书写,个体能够更好的感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进行适当宣泄以实现情绪调节。
二、书法练习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沈金龙[4]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书法负荷的研究表明,书法练习能够提高个体的字形判断正确率,有助于促进个体的认知加工速度,可以看出,通过书法练习可以激活大脑活动从而缩短个体反应时。
智力是一种综合认知能力,能够反应个体在认知方面的心理素质。研究表明,书法练习能够帮助儿童提高智力水平。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书法练习可以促进儿童在数学逻辑智力、言语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和内省智力方面的发展[5]。
三、书法练习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现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王立新[6]等人探讨了3~4年级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较高毛笔书法成绩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明显高于较低毛笔书法成绩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呈正相关。虽然研究并没有最终证明到底是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书法成绩的提高,还是较多的书法练习促进了心理健康,但是无论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可以肯定的是书法练习有益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辛晶[7]对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书法爱好者进行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研究表明,书法爱好者具有更低的精神质分数和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在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上优于对照组。同时,书法练习的时间越长这种表现趋势越明显。可见,书法练习具有一定的健心作用。
书法练习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促进作用,有研究将书法训练运用到心理治疗当中。比如曾昭祥[8]等人探讨了书法训练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比较单纯药物治疗和书法训练合并药物治疗,发现,经过八周的治疗后,书法训练合并药物治疗组的HAMA及SAS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表明,书法训练合并药物治疗在改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见,书法训练可以作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书法不仅仅是让人欣赏的艺术品,也可以对个体的身心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情绪调节、认知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融入到心理治疗当中。书法与心理学的结合会像一把钥匙一样,帮助我们打开更多书法艺术世界的大门,带我们领会奇妙的书法文化精神,会更加促进学科的进步与学科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包文运.论书法练习对儿童积极情绪发展的影响[J].书法赏评,2010:62-65.
[2] 周斌,刘俊升,周颖.书法练习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434-436.
[3] 刘柏涛.书法空间教学对儿童智力和情绪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 沈金龙.书法活动与认知加工情绪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5] 周斌,刘俊升,刘柏涛.书法练习对儿童多元智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33(6):1509-1511.
[6] 王立新,张大均.3`4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毛笔书法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225-1228.
[7] 辛晶.书法爱好对个体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8] 曾昭祥.书法训练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48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