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客空间的高校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互联网+大学生创客空间背景下,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代的社会的需求,建议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提升、校企合作共建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企业和高校深度融合的“双管”模式,理论和实践学习实行校企联合管理模式、在校“师生”和实习“师徒”学习模式、学校毕业和企业就业相结合用人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创客空间;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在各个行业中的渗透和飞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互联网+大学生创客空间背景下,改革创新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电子商务培养高质量人才,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创客空间研究现状分析
创客,在国外起步早发展快,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已经已形成典型的三种模式。一是独立的创客空间;二是以学校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创客空间;三是以社区图书馆为中心,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创客空间。
美国的创客运动在政府主导下正以多种形式迅速发展。如美国巴尔的摩市政府于 2013 年建立的电子港科技中心,致力于为当地公立学校学生打造创客空间,同时该中心也可用于课程培训、召开研讨会及推广 3D 技术等活动,目前该中心已成为当地创客人交流的中心;☻还有如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的多所学校就已经在校园里面建立了大学生创客空间,这些创客空间与以往的实验室不同,不是学院里面组织的,而是跨系面对全校的,面向学校各个学院、各个年纪的学生。
我国的创客空间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国内创客空间主要集中在清华等高校。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开源软硬件社群的出现,有效地激发了国内创客的创新创业精神,直接推动了国内创客空间的蓬勃发展。北大、哈工大等高校创客空间是典型代表。如北京清华大学的学生创客空间成立于 2013 年,它致力于开展科技比赛和利用创业基金帮助创客人,是清华大学最大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而北大学生的创客空间则主要依托北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旨在促进校内外跨学科的创意交流和协作实践,使其成为新型的知识传播与交流共享的平台。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青年创客空间是为了与传统的实验室进行互补,完善创客的一些创新思想,以便于全面地帮助创客人。
二、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和企业需要大量的电商人才,市场缺口较大;另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很多电商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高校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只是一个笼统的概述,没有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进行细化。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而飞速发展,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细分,学习的内容包括财经类知识如管理学、金融学、营销学、会计学等,计算机相关知识如网站规划、网页设计、网络安全等,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如电子商务基础、物流管理、电子支付、网店运营等,在校学生忙于学习各类理论知识,对于专业核心知识缺乏深入分析研究,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广而不精,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会因为对本岗位业务不熟练而错失工作机会。
(二)教师缺乏实践和创业经验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拥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太少,目前电子商务的任课教师,有的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有的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来授课,对于电子商务课程实践经验缺乏,他们具备电子商务和网络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一线实践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偏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课程具体操作练习,很多学生在实习之前对实践操作非常陌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不到切入点,导致学生毕业后融入工作的过程漫长;教师本身没有参与过创新创业过程,能给学生提供的就业创业方面的帮助就非常少。
(三)教学实践课程偏弱
在电子商务实践课教学方面,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加之自身一线实践经验缺乏,导致学生对于实践不熟悉,不了解电子商务一线具体的运营状况,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不高。高校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新的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等层出不穷,因为种种原因高校的实践课程教学落后于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
三、互联网+大学生创客空间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一)明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流程,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和未来发展定位,细化培养目标,如管理方向、营销方向、物流方向、策划方向等等,根据不同的方向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或者设置侧重点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分班或者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类考核,这样培养的学生在择业时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而紧密贴合社会的需求。
(二)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和创业培训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现状,首先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利用寒假和暑假,让老师到电商企业实践锻炼,参与一线的具体工作,让他们了解目前电商行业的具体运营情况,从而把最新的电商理念、运营模式等融入日常教学;其次,加强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利用大学的实验实训室和创业孵化基地,把创业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最后,学校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再培训和实践训练,通过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来保障教学质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创建“互联网+大学生创客空间”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把“互联网+大学生创客空间”的思维和创新融入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之中,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不断变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融合得出新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以互联网社区创客空间模式和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模式为例,研究大学生创客空间的现状、已经推出的项目、目前存在的困难等进行深入研究,把已有的成功案例引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学习之中,以促进电子商务为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电子商务人才。
其次,建立企业和高校深度融合的“双管”模式,理论和实践学习实行校企联合管理模式、在校“师生”和实习“师徒”学习模式、学校毕业和企业就业相结合用人模式。通过和企业建立长期的深度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和实训师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践,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甚至可以采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每学期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学生毕业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提高高校电商人才适应的社会需求的贴合度。
再次,成立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创客空间。创客空间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定期举办活动,围绕目前电子商务的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大家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记录整理,在反复讨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筛选出有价值的进一步进行论证试验,把有效的创意推荐给合作企业进行验证,对于好的方式方法和创意申请专利,对创造收益的基于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潜力,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
最后,设置“比赛+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鼓励学生加国家级、省级及地厅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促进大学生创客空间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来。
四、结语
当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日新月异,其人才培养应该紧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大学生创客空间背景下,细分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综合水平,制定企业和高校深度融合的“双管”模式,理论和实践学习实行校企联合管理模式、在校“师生”和实习“师徒”学习模式、学校毕业和企业就业相结合用人模式等方面对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小曼.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22(13):196-198.
[2] 赵振亚.“产教融合、赛创协同”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商论,2021(23):174-177.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1.23.174.
[3] 崔艳清.探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J].人力资源,2020(22):53-54.
[4] 胡相荣.基于创客理念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策略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282+284.
基金项目:2022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客空间的高校电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编号:220602746293716)。
作者简介:邱娜(1976—),女,汉族,山东潍坊高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企业管理、现代教育技术;邱堃峰(2002—),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