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三教、三融”改革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夏弘睿
  
山海经
2023年10期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在党的二十大提出“三教、三融”的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要厘清的发展逻辑才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加上近几年国内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此呼彼应,优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

关键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济结构转型;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体系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出“新百年、新征程,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悟这句话的内涵就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这是一种协同创新、优化结构的概念。二十大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发展,提出了职普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即“三教”和“三融”的核心内容。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一个国家和社会,不是拥有高学历的人越多越好。只有有厘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逻辑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

多年以来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觉得职业教育是远低于本科教育,社会认可度较低。片面的认为职业教育的存在是为了让那些成绩不好、没考上本科的学生掌握一项谋生的社会技能而开设的教育类型。

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地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从党的二十大到地方和国家两会,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目的就是要让职业教育真正热起来、火起来。2022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学生在升学、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与同层次普通教育学生享有同等机会。未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将迎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二、国内就业形势严峻

近些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市场的矛盾和问题愈发突出,一方面,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因为数量和岗位需求严重不对等,导致就业难度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乏。也就是说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每年就业困难,不得不继续涌入考研、考博大军。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供不应求,长三角、沿海城市等一些发达地区的企业因为技能型人才紧缺,不得不深入内地寻找合作院校开设订单班,既增加了企业用人成本,又会导致一些内地城市人才流失,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和城市的发展。

三、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办学层次即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然而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其实施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独立建制的职业本科大学;(2)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3)少数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三类主体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它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一致的。遵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实现其基于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

四、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

随着国家的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倾斜,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群体也会逐步增加,今后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会再是普通教育的淘汰者,“唯分数论”的看法也会被逐步摒弃。职业教育原本的设计初衷既不是通识教育,也不是普通教育的补充,而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掌握立足于社会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虽然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院校目前良好的就业现状是有目共睹的。

五、加强“职业型”教师队伍建设

拥有一批技术精湛、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就必须确保教师的教学与能力、实操能力、学术能力均能够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际教学需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建议:

(1)优化专业教师团队结构,与行业企业密切协作,培育并提升专业教师团队的跨界融合能力、产教协同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技术协作能力。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技术应用、团队文化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改革,适应生产服务研究岗位需求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趋势。

(2)以混编“双师型”为特征的结构化团队建设目标,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充实团队力量,从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技能大师等技能型人才中选聘兼职教师,通过校企高层次人才互聘、技术应用项目协作等方式形成校企双方人员互兼互聘的双向流动机制。

(3)要统筹整合教师发展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环境优良、资源丰富的专业教师终身培训体系。与产教融合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立专业教师深度参与行业技术协作和企业产品研发、技术革新的机制;促进教师主动适应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的新形态,有效提升本次层次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六、结语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此呼彼应,优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理应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要体现出“职业本科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应当以建立校企共同参与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才能为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2022年职业教育新闻盘点[J].教育科学论坛,2023(03):15-23.

[2]马树超,郭文富.走中国特色“三教”统筹协同发展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3(01):8-13.

[3]温伯颖,尹虹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调研——以江西省14所本科职业教育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20(04):131-137.

[4]朱德全,涂朝娟.职业本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健康新生态[J].中国电化教育,2023(01):38-45.

基金项目:2020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研究——以‘职教20条’引领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2020jyxm1885);2021年安徽省质量工程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项目“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研究”(2021gkszgg073);2021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赋能短视频新生态路径研究”(SK2021A0892);2022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反思‘毒教材’背景下当代儿童绘本研究——以当涂布贴画艺术为例”(2022AH052830);2022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安徽非遗项目‘含山扎彩’艺术研究”(2022AH052833)。

作者简介:夏弘睿(1983—),男,安徽马鞍山人,副教授,设计学博士,研究方向:用户体验设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