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实践路径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最早接受正式教育的第一阶段,对幼儿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年龄问题,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很难得到重视。因此,加强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工作是幼儿成长中的必要过程,在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上具有一定价值,有利于全面落实幼儿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新时期;
一、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时期,加强幼儿园幼儿劳动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对我国宏伟大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全面建设和加强推进建设进程。从宏观意义上讲,幼儿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骄傲,想要培养一群优秀的接班人,需要从基层抓起,从小开展幼儿的劳动教育。从中观意义上讲,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推动劳动教育在幼儿培养上的全面发展。从微观意义上讲,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给幼儿一个完整的童年。
二、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在劳动中躬行践履,锻造幼儿的实践品格
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发展,幼儿通过参加劳动,加强体质锻炼,在幼儿园阶段可以让幼儿进行洗手绢,在洗手绢的时候,需要手指之间的相互揉搓,灵活使用每根手指,使手部肌肉能够做一些精细的动作,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眼部、手部的协调能力。由于幼儿的年龄限制,可以让其完成一些简单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比如,扫地、和面等,可以运用身体的肌肉力量完成劳作。在营养补充充足的条件下,通过劳动防止营养吸收不完全,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劳动,促进体质的健康发展。
(二)在劳动中亲历亲为,培养幼儿的劳动精神
可以通过益智劳动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在掌握劳动方法时需要用大脑思考,可以养成幼儿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也能增强幼儿的记忆力,促进脑部发育,增强大脑的调节能力。幼儿在做一些家务劳动时,会先思考打扫卫生的先后顺序以及所要用到的打扫卫生工具,在打扫卫生时,如果先拖地再擦桌子,那么桌子上的灰就会落到地上,就需要对地面进行再次打扫,就会增加自己的劳动量。所以,在进行劳动之前,幼儿就会运用大脑思考劳动顺序,更好地完成家务劳作。因此,幼儿就又掌握了一门新技能,扩宽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同时幼儿的智力水平也有所提升,促进身体的全方位发展。
三、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路径
(一)逻辑起点:树立并践行劳动育人的思想
基于生活的出发点,不难发现部分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对劳动赋予片面化、畸形化的释义,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存在误解和不重视的现象,甚至有些家长存在对幼儿溺爱的行为,幼儿缺乏劳动体验,导致劳动教育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育人功能被人们所忽视,导致劳动教育的概念逐步淡化。新时期背景下,想要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价值,就应该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劳动教育的观念深入到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心中。
幼儿教育者以及家长作为幼儿在成长环境中接触最多的引导者,在劳动教育中要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积极带领幼儿参加到劳动当中去,具体方式为:第一,在幼儿教育者以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观念上破旧立新,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摆脱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误解,重新认识新时期背景下劳动教育对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地位,对幼儿身体、心理、大脑、智力的全面开发。摆脱对劳动教育的狭隘理解,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本身存在的解放幼儿天性的功能和解决事情的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思维的发展。第二,为人师表应当以身作则,幼儿教师和家长应当以劳动育人的实现要求自己,劳动教育不仅是建立健全幼儿品格的义务劳动,它在于幼儿内涵的培养,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种,都存在劳动教育,家长在生活上要培养幼儿的主动劳动能力,与幼儿教师在认知层面上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步伐和频率,从而培养出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积极向上的优秀人才。
(二)核心要素: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
劳动教育的开展要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参照幼儿私下的生活表现进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摒弃传统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只传授给幼儿理论知识,导致幼儿缺乏实战经验,不仅脱离了实用价值,而且忽视了劳动的真实意义。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就应该结合生活,认识到劳动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在生活中汲取劳动教育的养分,在生活中获得劳动教育的成果。
(三)额外增加劳动课程
除了在课堂以及生活当中开展劳动教育以外,还可以因材施教,在适宜的场合增加劳动教育,让幼儿能够在教学下,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主体活动,让幼儿对一些公共场合的劳动人员进行了解,比如,扮演环卫工人。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家长带领学生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内容,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或者带领学生出去观察的方式,让学生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刻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给幼儿进行分工,让他们体验劳动者的辛苦,使他们能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尊重劳动成果,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在他们随手扔垃圾的时候,能够深刻体会到劳动者辛勤的付出,能够换位思考。
四、结语
由此可见,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幼儿的启蒙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应该融入在幼儿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幼儿教育者以及家长更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者、引导者、践行者,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丽颖.浅谈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30.
[2]陈虹利.新时期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