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非遗匠造,引领中国传统服饰走向世界
摘要:中华传统服饰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从原始社会的蔽体防寒,到战国时的衣身瘦窄、便于活动,再衍生到汉代的交领、右衽、系带、宽袖,以及到唐代我们的服饰极具唐代特色的服饰有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再到明代男士的方巾圆领,这中间服饰的变化以及传统服饰的手艺的变化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变化,更见证着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每段时间。它不仅仅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服装,更加代表着我们的民族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也要乘着时代的浪潮,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责任不可谓不重,在中国传统服饰这一方面,我们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将中国传统服饰带向全世界,使得全世界各地在说中国话的同时也将穿着中国传统服饰。
关键词:中华传统服饰 ;互联网
一、保护非遗服饰的意义
在观察世界文化的演变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相对的结论,文化服饰的变化与发展走向与当时的社会文明的发展变化是有很大的联系的,从人类文明的雏形时期开始至今,人类的服饰文化就随着人类的发展而随着演变,我国作为现存的唯一一个四大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服饰从原始时代开始发展。在已知山顶洞人的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发现有大量的装饰物,从那时起服饰就已经渐渐开始形成。再继续回溯到商代的冠饰、战国胡服等等,我们中国传统服饰在不断地变化。从开始的蔽体保暖,到现在的追求时尚,中间的历程也是向着美观不断地发展,衣服的样式也在不断创新。我们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世界人类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珍宝。我们保护非遗服饰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服饰,更是对于我们华夏五千年文明和历史的保护,否则我们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底蕴将从何谈起。
二、我国非遗服饰的现状
如今地球村的形成是必然的,世界各地逐渐实现了日常服饰审美的同质化,时尚界的标杆也总是出现在那几个时尚界知名企业上面,仿佛世界服饰就只能随大流发展,中国的各个阶级也随着西方世界的服饰文化所倾向并已经保持这个状态很多年了,逐渐地抛弃了中式服饰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似乎大家对于这些“繁文缛节”变得不再重视,日子过不过,传统礼节的正确与否都不再重要。社会审美理念的转变,现代服饰文化得到广泛发展,传统服饰却逐渐被忽视、冷落,甚至面临失传危机。当前传统服饰传承现状十分严峻,遭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受众人群逐渐减少,而且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传播方式,导致一些珍贵的传统服饰元素、手工技艺、优秀作品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与发展。
三、我国非遗传统服饰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传统服饰文化保护、传播及发展的重要性上认识不足。
我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没有提前做到积极的准备工作,在中国服饰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中国的传统服饰仿佛一夜之间被清除出中国了,中国传统服饰的没落仿佛找不到下落点,在日常生活中一夜之间全部变得销声匿迹了。此外,我国有很多影视电视剧中的表达中华传统服饰的方式非常不严谨,甚至可以说是存在扭曲传统服饰的情况,这一原因也会导致很多我国很多青少年甚至国外都无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服饰。如果国家能够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服饰我们相信中华传统服饰的美观性绝对是可以比外国的服饰美观好太多太多。
(二)传统服饰发展的滞后性
我们中华传统服饰在便捷性、时尚性等方面有待加强,影响了其推广,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如现在我们所穿的衣服有特点,再加上西方企业的思想和技术“入侵”,人们直接选择了我们现代的穿衣风格,而对于我们当时的手工业环境下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或者领头人带领我们改革,不给我们逐渐改变适合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的机会,直接选择市场抛弃,从而使中华传统服饰也变得更加难以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服饰传承过程中的极其大的痛点
(三)对中国传统服饰认同感低
人们在正式场合中对于正式礼服的选择更加贴近于西方服饰,而对于自己的传统服饰也不太认同,其一是现在社会主流是穿着西装参加各类重视场合,如果自己穿着中式礼服会显得格格不入。其二是我们现在对于自己的传统服饰缺少文化自信,认为我们自己的传统服饰消失就是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自己穿着也会拉低自己的形象。以上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服饰在日常使用中很小众的原因,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服饰的发展。
四、对我国非遗传统服饰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
解决非遗传统服饰的问题的首要就是解决保护和传承,我们如何发展的前提是不要失传,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加强宣传,对于传统服饰的传承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对失传的传统服饰加以研究并进行传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设传统文化的宣传和科普,对于大学可专立课程对传统服饰的介绍科普以及一点粗略的制作工艺。
(二)对传统服饰进行改良
对传统服饰中不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地方加以改良,我们对于其中不合适的地方加以改变,比如宽袍大袖可在不影响美观的条件下改为适合活动的紧腕宽袖,以及其他各类的问题,对于这种改变,我们可以借鉴于现代唐装的历程,它的改变是以自己的民族服饰为雏形,借鉴其他服饰的特点从而传承和发扬,让传统服饰 尽可能地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借用互联网来对中国服饰进行发扬
对于中国传统服饰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国内,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信息的流传不再困难,我们中国传统服饰不仅仅代表着我们的服饰,更加可以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互联网我们从更为方便的方式使我们的传统服饰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发扬光大。
五、小结
时代在发展,何不借助着互联网这股浪潮,对传统服饰进行改良,保留文化特色结合时代元素,让中国传统服饰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我们民族的瑰宝。
参考文献
[1]曾凡清.基于中国传统服饰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J].印染,2022,48(02):90-91.
[2]严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困境与发展路径[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0,49(12):68-70.
[3]徐雯.略论中华民族服饰的传统[J].艺术设计研究,2019,(01):46-48.
基金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S202211798010
项目名称:华衣鬓影——数智科技赋能非遗服饰,让中国传统服饰面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