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铁路车辆涂装材料及其工艺

李青松 彭善飞 蔡谡
  
大丰媒体号
2022年13期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11

摘要:随着铁路机车种类和轨道的发展,铁路机车涂料及涂装工艺也发生了变化,结合我国机车涂装工艺发展历史及我厂现状,对铁路机车用涂料及其工艺发展作如下分析。

关键词:车辆;涂装材料;工艺

引言:车辆涂装材料往往集中了涂料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前沿应用,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涂料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车辆涂料水平逐渐与世界接轨,车辆涂料市场日趋繁荣,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我国已是世界上车辆产销量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车辆涂料及其工艺直接决定消费者对车辆的审美和使用体验。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各车辆厂商纷纷加大了对车辆内外饰设计用涂装材料及工艺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梳理和分析,把握了车辆内外饰涂装材料及工艺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近年来涌现出的涂装新材料和新工艺,阐述了未来满足车辆内外饰涂装设计应用要求的发展方向。

一、涂料选型

需根据车辆运行环境及碳纤维的表面特性来设计涂装工艺。轨道交通车辆运行时会遇到砂石冲击、太阳辐射、冷热交替、酸雨侵蚀等恶劣的环境,故本文选用了环氧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底漆是与碳纤维基材直接接触的第一道涂层。由于碳纤维材料对水敏感,吸水后的强度会明显降低,因此底漆应当具有高度致密性,能够防止水的渗透,附着力优异,如环氧底漆。采用碳纤维专用透明底漆可以起到适当封闭底材缺陷,提高整体涂层的丰满度、隔离性和耐久性的作用。因为碳纤维基材表面多孔隙,涂覆底漆后并不能完全遮住表面孔隙,所以选择与底漆、中涂漆相容性好且填充性好的腻子用于填充基材表面的孔隙。作为涂层体系最后一道涂层,面漆是防止复合材料老化的保护层,需要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耐酸碱性及耐候性,能够抵御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一般选用聚氨酯类油漆。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碳纤维车体涂层体系为:双组分环氧底漆+不饱和弹性聚酯腻子+双组分聚氨酯中涂漆+双组分聚氨酯面漆。而为了获得碳纤维可视纹理的涂装效果,选用了透明腻子(聚天门冬氨酸酯腻子)和聚氨酯透明清漆。如果碳纤维基材表面致密度高、无缺陷,甚至可以简化到仅喷涂清漆。

二、涂装工艺

2.1表面处理

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有喷砂、打磨、等离子处理、干冰处理等。铝合金车体进行整车喷砂处理(棕刚玉磨料,粒度规格为F46)。喷砂完成后,用TR200表面粗糙度仪检测车体表面的平均粗糙度Ra,要求5μm≤Ra≤12.5μm。车体喷砂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涂层与车体基材形成良好的附着力。而碳纤维基材表面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基材表面的清洁,调整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碳纤维的表面活性。由于碳纤维本身成型工艺的特点,其表面极易有外观缺陷。若使用与铝合金车体一样的喷砂处理方式,表面易出现明显的条纹痕迹、沟槽以及坑洼)。因此碳纤维材料的表面处理不能采用喷砂,通常先用异丙醇进行擦拭,再用P240砂纸进行机械打磨,然后用异丙醇擦拭表面并晾干,最终效果。通过打磨去除前道工序产生的颗粒、针孔、坑洼、条纹等缺陷,并获得高度毛化的表面,从而增大涂料的接触面,以产生“咬合效应”[3]。在喷涂前,表面必须清洁干净(要求无污、无尘、无油、无脂)并干燥。

2.2施工工艺

2.2.1透明涂层

对于铝合金车体,采用P80砂纸在需要刮涂腻子的部位进行手工打磨。因腻子层为整个涂层体系中较弱的环节,一次刮涂过厚容易造成涂层的收缩或开裂,故腻子应薄层多遍。一辆铝合金车体一般刮涂腻子3~4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漆膜性能,使车体外观平整,无明显缺陷。碳纤维刮涂透明腻子与铝合金刮涂腻子在工艺上有所不同。用P240打磨碳纤维基材之后刮涂透明腻子,2h后再打磨,建议打磨后放置4h。透明腻子层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附着力的风险。透明腻子干燥后使用P400砂纸进行打磨,然后喷涂透明高光清漆,湿碰湿喷涂2遍,中间无需闪干。

2.2.2复合涂层

由于透明体系不满足车体外表面美工方面的要求,因此与常规铝型材的涂层体系一样,由“水性环氧底漆+环保腻子+水性聚氨酯中涂漆+水性聚氨酯面漆”组成了碳纤维涂层。使用P240砂纸打磨碳纤维基材,然后湿碰湿喷涂2道环氧底漆。底漆按复合涂层体系施工参数干燥后,使用P240砂纸进行打磨。根据打磨后碳纤维的表面状态进行刮涂腻子,腻子干燥后使用P400砂纸进行打磨,打磨后再刮涂第2遍,注意腻子的刮涂度要不大于1mm。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喷涂底漆,泵比40∶1,空气压力0.6MPa。中涂和面漆采用隔膜泵喷涂,空气压力为0.6MPa。

2.3涂层性能

车体外表面用配套涂层体系的技术指标参考了Q/CR546.1–2016《动车组用涂料与涂装第1部分:车体外表面用涂料及涂层体系透明涂层体系的性能测试。复合涂层体系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丁酮擦拭试验(往复擦拭50次)、耐液体介质试验(24h)、耐中性盐雾试验(1000h)、耐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1000h和划格试验的结果与透明涂层体系相同。可见透明涂层体系和复合涂层体系的各项性能都满足产品要求。然而,弯曲性能和杯突试验只能采用马口铁板进行测试,对碳纤维基材没有相应的标准,仅以Q/CR546.1–2016作为参考,后续应对碳纤维涂装制定相应的标准。

三、总结

在绿色和个性化消费观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车内外饰涂装材料和工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其中,车内饰涂料中溶剂型涂料的污染高,不如水性涂料环保,于是,众多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向水性涂料中加入特殊物质实现改性。

参考文献:

[1]刘宪文.我国汽车涂料的现状及进展[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1,14(10):20-23.

[2]陈慕祖.汽车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材料保护,2000,33(1):68-7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