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学前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应用策略
摘要:语言是人类发展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在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学期教育阶段,语言教育对于3-6岁的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而言极为重要,幼儿称出于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发展语言教育是每一个幼儿园都应当落实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语言发展是思维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提高学前教育阶段的语言教育对于学前幼儿发展而言十分重要。文章主要围绕浅谈学前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应用策略展开研究,首先阐述语言教育的相关概念,然后再阐述然后再阐述幼儿语言的发展及特点,接着阐述语言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再阐述语言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希望经过文章研究能够切实地帮助到更多幼儿教师提高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学前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幼儿;语言教育;重要性;应用策略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社会交往中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掌握这一种技能正是学前幼儿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前提条件。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要重视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幼儿园在面向学前幼儿的语言教育开展方面存有一定局限。接下来文章将会围绕语言教育对学前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展开论述,希望经过文章研究能够帮助到更多幼儿教师提高对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语言教育的质量,从而帮助学前幼儿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
一、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概念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可以理解为幼儿教师针对幼儿的语言教导行为、学习行为,其中涉及文字形态、语音、语法、听解、会话等多方面。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概念定义并没有同一界定,不同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的结果并不相同,例如赵寄石和楼必生经过研究提出了幼儿语言教育后动实际上是针对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语言教育的过程。夏燕勤和邹群霞提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实际上是幼儿教师从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出发,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组织语言活动,培养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教育活动。张明红经过研究后提出了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实际上是以幼儿为主体,展开有计划、有目的的文学教育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等多种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结合以上所述,文章在研究上对张明红所提出的定义概念较为认可,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实际上便是幼儿教师针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的语言教育活动,其中包括文学教育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等的教育过程。
二、幼儿语言的发展及特点
在现行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地对幼儿语言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存有紧密联系,幼儿通过语言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幼儿通过获取语言信息,在交流、运用的过程中便会逐步发展起来。幼儿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工作开展期间,应当创设出良好的语言环境,支持与鼓励幼儿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与此同时为幼儿提供适量的绘本读物,例如故事书、绘本,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丰富起来。
(一)语音的发展及教育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3-6岁阶段,他们能够对各种语音掌握完全,但语音却还没有定型,语音具备可塑性,发音准确性也在逐步提高,在此过程中学习各种拼音的难度也会存有一定差异,此时良好的语言环境会对幼儿真确发音存有直接影响作用。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反映,幼儿发声母的难度相比于发韵母要更难,其中很多幼儿都难以完全掌握的声母主要包括有zh、ch、sh、r、n、z、c等,尤其是zh、ch、sh这些需要舌尖后擦音的音准,很多幼儿由于生理发展并不成熟,因此会出现难以准确发音的情况。很多时候发音需要依靠唇、齿、舌等多个部位,如果幼儿的唇、舌的运动不够用力或者是下颚不够灵活均可能会影响准确发音。
在对幼儿语音发展及教育方面,幼儿教师可以采取普通的方式展开语言教育,例如首先培养幼儿准确辨音、发音。幼儿具有向师性,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发音必须精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在日常游戏活动或者生活中发现幼儿说话发音不准确的时候,此时幼儿教师应当立即纠正过来,例如有时候幼儿们会将奶奶的音说成“lailai”,此时幼儿教师应当纠正过来跟他说应该读“nainai”。在语言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幼儿教师还可以教幼儿们通过唱儿童歌谣、绕口令等方式锻炼幼儿们的发音,让幼儿提高对发音的辨识能力和敏感性。
(二)词汇的发展及教育
3-5岁期间的幼儿学习能力、模仿能力都比较强,在此期间也是幼儿们迅速增加词汇量、提高对词汇理解能力、掌握多种不同类型词汇并加以使用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幼儿教师必须要紧抓语言教育活动,提供多种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促进幼儿理解与记忆各种词汇,并帮助幼儿理解词汇、运用词汇。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促进幼儿对故事情境中的场景、人物、物品词汇的理解,例如在“猴子捞月”的故事讲述活动开展期间,其中有一句为“小猴子看着天,然后又看着井”,其中幼儿教师讲完这句话的时候,可以问问幼儿们,这里面有几个动物,此时幼儿们会回答“1个,小猴子方式。”此时便是帮助幼儿认识、理解更多词汇的过程。再或者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故事的方式,遮住下面的字,让幼儿们根据图片来组织词汇成句子来表达图的意思,这对于幼儿学会理解作品、组织词汇并运用方面具有极大帮助。
三、总结
在学前教育中语言教育属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很多幼儿园在幼儿语言教育方面并没有展开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导致很多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幼儿日后成长。文章主要围绕语言教育对学前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展开研究,希望经过文章研究能够为更多幼儿教师在展开语言教育时提供参考意见,提高语言教育活动开展质量,让幼儿得到更好的语言教育、帮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侯奇焜.学前儿童第二语言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9(11):85-88.
[2] 于飞. 以“游戏故事”为载体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 周艳丽. 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