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校联动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的身体骨骼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这种发育通常会伴随膝关节、小腿等部位的酸痛。在此阶段,学生不仅要及时补充生长发育所需的钙和维生素,更要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基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体育文件,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体育学科的重视。
关键词:家校联动;初中体育;家庭作业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家庭作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家庭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的特点,合理科学地布置体育家庭作业,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监督学生体育作业的落实情况,确保教师每次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都能得到落实。
一、优化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优化家庭作业有两个好处。第一,在已学教学内容的再回顾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从内在所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
设计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应该由简入难。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尽量采取科学的方法统筹新旧知识于一体,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通过对新知识的思考理解,回顾所学的旧知识,让旧知识成为学生新知识学习的根基[1]。在新旧知识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有了了解、对旧知识有了基础,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
(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体育教师在尊重学生生活节奏和运动规律的同时,通过布置形式多样的体育家庭作业来打造活跃的课后体育运动氛围。指导学生规划性地进行课外体育运动,并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色彩,这对推进体育教学的开展有着积极影响。
二、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策略
(一)增加亲子练习内容,更有趣味
高质量的亲子锻炼能够增强初中生的体质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往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多以枯燥无味单一的身体动作练习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生没有兴趣和动力,反而成为一种负担,产生抗拒心理。而通过亲子游戏练习,初中生能够通过与父母之间的游戏满足刺激和需要。例如,可以将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按照单人练习、亲子练习进行分类,单人练习以体能练习为主;亲子练习以父母参与为主,从而有效地增加亲子互动,营造家庭体育锻炼氛围。
(二)结合运动素质种类设计,凸显科学性
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包括柔韧、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良好的运动素质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各器官系统技能,是体育课堂运动项目学习、中考体育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要求,对初中生运动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使其各个部位得到均衡化的发展,结合运动素质的类别设计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具体表现在:将力量素质训练分为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柔韧素质训练分为主动拉伸训练、被动拉伸训练;速度素质训练分为反应速度训练、位移速度训练、动作速度训练;灵敏素质分为改变体位训练、转换动作训练、随机应变训练;耐力素质训练分为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等,以凸显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科学性[2]。
(三)细化锻炼动作标准,更具参考性
首先,融入体育理论知识,体现全面性。体育理论知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在练习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助力实践练习。其次,少部分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内容的技术动作结构具有复杂性,初中生在实际练习时缺乏指导与帮助。体育教师应按照练习目的、练习方法、练习建议,细化每一个练习动作。
(四)激发生活灵感,巧设创新型作业
体育家庭作业布置包括练习时间、练习密度、练习强度。相关研究证明,大密度适强度的体育锻炼量更能有效地促进初中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例如,运动时间不能低于40min,练习密度(即进行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练习时间)应不低于50%左右,练习强度(自身最大强度×60%)应控制在120~130次/min。在练习的环节设计上,参考体育课模式可以分为热身、学练、放松3个部分。热身和放松部分需要贯穿每天的作业,其他各项素质,初中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但须保证一周内进行一次循环。初中生在每天需要完成必选作业15min、任选作业15min、热身放松10min,共40min的体育家庭作业时间。
(五)重视家庭体育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目的在于让初中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运动技术,培养运动习惯养成。首先,以家长评价作为过程性的评价,初中生的练习过程由家长进行监督和评分,初中体育家庭作业才能有效落实。其次,线下体育技能大比拼将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的提升作为评价方式之一,体育教师可以用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和比赛检验初中体育家庭作业效果。最后,上传运动视频进行班级线上展示活动,并举办线上体育作业嘉年华,以赛促练,由初中生和家长投票选出最具表现力的初中生[3]。同时,对于体育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体育教师可以将其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视频进行剪辑并作为教学案例,以提高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在学生间建立良性竞争。体育教师要和家长携手,共同对学生的体育作业进行当天监督和当天评价,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锻炼中不断感受运动的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家长会对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目前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评价和落实仍存在许多问题,家长和学校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对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监督和优化。在设计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科学选取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有益的内容,制定科学翔实的作业实施计划,增强体育家庭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优化体育家庭作业的评价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雅洁.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路径[J].体育教学,2019,39(9):49-50.
[2]周远洲,黄金燕.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16(17):80.
[3]诸春宝.体育家庭作业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0(2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