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数据技术的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冯贤菊 杨伟 吴昌洁
  
大丰媒体号
2022年21期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随着“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大数据技术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众多行业与领域得到有效应用,为产业的建设创造了机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学习带来了便利,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创造机遇、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本文归纳了大数据技术的风险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应对策略,以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风险,应用策略

1 前言

新时代的网络技术作为可不获缺的创新技术之一,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以关系型或表格型存储的海量数据信息,并推动了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并传达给人们一个重要的信号,新时代是属于大数据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目前,各行各业都已经认可了大数据技术,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行业决策的制度、复杂问题的处理过程。

2 大数据技术应用中潜藏的风险问题

大数据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众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如不能及时被发现并有效排除,就会严重削弱大数据技术的积极作用,给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具体来看,大数据技术应用中潜藏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身份信息被盗用

公民存在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身份,这是区分辨别个人信息的主要途径。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唯一的身份。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个人姓名、年龄、住址乃至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网络犯罪的方式防不胜防,特别是在大数据技术普及应用的背景下,不法分子抓住数据开放性的特点广泛接触个人信息。伴随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而来的既有激增的网络用户数量,也有犯罪分子越来越多盗用数据信息的手段。比如快递公司、通讯公司甚至网红餐饮店都拥有大量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由于监管不到位,海量的身份信息被泄露,轻则为商家所用,精准推送广告信息,重则为犯罪分子掌握盗用银行卡甚至诈骗,给个人与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安定性,影响了公民人身及财产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阻碍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网络虚拟危机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最基础的属性是安全。如果安全得不到保证,社会将会处于混乱、经济将无法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将陷入混乱。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们面临的网络虚拟危机极为严重,这种安全风险甚至比现实中的风险危害更大。网络虚拟风险难于控制但又必须控制,如不能有效控制就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1]大数据的种类极多,人们往往只关注与自己有关或自己感兴趣的数据信息,却对其他信息不予关注。很多被丢弃的数据信息是蕴含巨大价值的重要信息,比如金融数据、国防数据等。金融数据等重要数据如果保管不当,产生泄露或被网络黑手窃取,就会引发程度不同的网络风险,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国防数据一旦泄露,网络黑手、恐怖分子就会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中暴露的国防漏洞,制造恐怖事件。

2.3数字鸿沟

利奥伊德·莫里赛特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数字鸿沟的概念,指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在认识、拥有信息方面会存在鸿沟。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鸿沟内涵发生了质的改变,强调的是个人与组织在数据分享、利用、共享等方面的差异。数字鸿沟的形成与存在限制了海量数据的实际利用率,以及数据价值挖掘的深度与广度,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利的影响。以企业数据为例,不少企业将生产经营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机密,不与社会公众和同行共享,致使高价值的数据信息始终被限制在小范围内流通使用,数据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有效应用的同时,额外产生的数据处理及存储成本极大。

3 大数据技术的风险应对策略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过程是价值与风险并存,安全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们生活,也影响了大数据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应对大数据技术的风险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必须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策略,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安全性。

3.1 强化网络数据理念与思维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无论是数据的处理方法还是行为活动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数据具有不同于传统数据的特点,隐蔽渗透力强、交互传染性重、信息噪音大,如果人们不及时转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就容易引发个人隐私信息泄漏、数字鸿沟等不必要的大数据风险危机。因此,要及时转变旧有思维习惯与处事方式,强化个人的网络数据理念与思维,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构建“数据化生存”理念[2]:要多措并举,在加强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共同发力,向社会公众普及大数据技术知识、常见的大数据技术风险、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等,做好大数据技术的舆论引导工作,帮助公众确定先进的大数据思维。要引导公众更好地适应数据采集、学会用数据分析处理问题、保护自己的数据信息,以保证个人数据安全。

3.2夯实数据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给赋予了公民更多的知情权。但数据的采取与共享也造成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因此,必须夯实数据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防范大数据技术风险的法律防线,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创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要借助融媒体手段及时曝光各种网络不法行为,以全面覆盖的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网络数据安全意识。要不断创新优化技术,完善包括数据可视化、数据存储、数据校验等在内的相关问题,提高社会公众的使用体验。[3]要完善大数据技术的软硬件设施,开发更具安全性的大数据操作平台,预防数据信息损坏、系统瘫痪等问题的出现。要强化数据库安全控制,引进生物特征认证、账户信息认证等综合方法来验证用户身份,通过验证的用户才能按赋予的权限访问数据库,未通过验证的用户访问或入侵数据库时,系统会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3构建网络数据诚信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数据生产、使用与管理上的引导者。因此,政府部门在大数据技术风险应对问题上,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着力改善网络环境,主导网络数据诚信管理体系的构建,从源头防范、控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风险:要引进并采用文件加密技术,提升大数据技术使用的安全性,限制非法访问,增加网络黑客、网络不法分子窃取网络信息的难度。[4]要引导企业及个人用户严格按诚信管理要求进行信息的交互,从根本上规范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减少个人身份信息泄露、暴露的可能。要从法律层面入手,管理个人及企业的征信,对处于失信状态的企业和个人实施相应的处罚,对始终保持良好征信的用户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结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互联网世界里海量的数据与信息,大数据时代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大数据技术给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素的存在,大数据技术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蕴含了极多的风险。因此,要正视大数据技术的风险,加强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积极净化网络环境,夯实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安全基础,用实用好大数据技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鹏,朱祎兰. 大数据技术综述与发展展望[J]. 宇航总体技术,2022,6(01):55-60.

[2]倪晨皓. 大数据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6):179-180.

[3]黄小华. 大数据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探析[J]. 商业文化,2021,(20):48-49.

[4]杨青华.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探讨[J]. 长江信息通信,2021,34(07):94-96.

作者简介:

冯贤菊,女,1990.5,汉,河南鹤壁,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大数据技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