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分析高职英语“三教改革”中的问题,探索“以赛促教”教学模式解决问题。笔者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不断地提升教学素养,创新教法,整合资源汇编教材,利用“信息化+教学”理念搭建“以赛促教”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以期实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英语课程的育人效果。
关键字:三教改革、以赛促教、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一、国内外“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等多项措施。为了解决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教师、教材、教法存在的现实困境,学界提出了“以赛促教”的路径。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刘芳[2]等研究者强调要关注并研究解决高职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如何通过以赛促教进行三教改革,杨鉴等[3]在“以赛促教的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理念、问题与路径”中强调高职院校应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通过教赛标准、教赛师资、教赛内容、教赛过程四个层面的交叉融合探寻出“以赛促教”的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新路径,为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笔者发现“以赛促教”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内容较少,现有研究鲜少结合新时代高职英语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以及“三教改革”问题,如蒋丽平[4]等探索思考了“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但是所提出的改良教学模式实质上没有太广泛的借鉴价值。而且,对于近年来大热的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关注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文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索以“三教改革”为支撑构建“以赛促教”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二、“三教改革”下“以赛促教”模式的必要性研究
(一)高职英语“三教改革”中的问题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分析高职英语“三教改革”中的问题,探索构建“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来解决问题。此背景下,作者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分析高职英语依据实际教学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难以发挥“双师”双能。
为了更好的调查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笔者团队设计、发放问卷,发现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32.78%的教师不能利用软件设计和开发高职英语教学资源;51.79%的教师没有使用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52.93%的老师认为自己能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监督学生学习并进行评价反馈。由此可见,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教师不清楚或者不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演示和优化课堂形式。
加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英语的基础课的作用,辅助专业课进行建设,为日后进一步专业英语学习和对接岗位提供支持,但是一些教师虽然拥有“双师”资格,但是没有深入企业调研,校企合作流于表面,无法突出双师双能的作用。
2.部分教材教学内容偏难,课程思政线索不明确。
随着高职的扩招,大部分学生非普高生源,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而且结合教学实际,笔者发现部分英语教材偏重职场英语的设计,内容偏难,也缺乏新型教材灵活性强的特点。因为语言承载着风俗文化,体现社会热点话题,具有时代特色,有着课程思政的效果,所以语言的教材的时效性更强。部分教材存在课程思政线索存在不明确,思政育人元素也存在过时的问题。
3.采用的教法陈旧,传统“满堂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不了解生源情况,忽视学生学习感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也多以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为主,比较单一,模式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亟待变革。
(二)“以赛促教”促进“三教改革”
“以赛促教”与“三教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以赛促教”促进“三教改革”,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通过赛前的准备、赛中的展现和赛后的反思,全方位总结经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汇编教材,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把数字资源与教学平台、教材和课堂教学有机联结,运动到实际教学中,达到不断提高育人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本文旨在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脉搏,解构教学比赛要求,在对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和学习环境的的分析基础上,梳理课程体系,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探索构建融入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特色的高职英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是各类教学比赛中认可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本文选取《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5]中针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评分标准,分别解析其中对于教材、教师和教法的部分要求,为“以赛促教”促进“三教改革”提供思路与路径。“特色创新”要求在推进“三教”改革、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有特色、有创新,可见比赛倡导在“三教改革”方面寻求创新与突破。
1.教材在“内容与策略”中要求教材选用、使用符合相关教材使用文件规定和要求,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
2.教师在“教学素养”做了全面规定,一方面要求参赛团队整体的素质: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以及教科研素养提出要求: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仪态自然,教学研究深入,学术功底扎实。
3.教学方法则是贯穿比赛设计与实践的全过程,在“目标与学情”“内容与策略”“实施与策略”中做了详细规定,具体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都有描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化信息化手段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三、“三教改革”下“以赛促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教改革”下“以赛促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笔者团队获得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的经验,通过分析份调研,找到“以赛促教”的切入点进行研究。基于教学设计,选择真实的高职英语课堂与学生进行了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具体地来说,就是通过将高职教学的教师、教材、教法三个主体落实到高职英语的课程建设中。
(一)“以赛促教”助力“教材”改革
英语教学依据不同的学情,选择不同的教材。普高生源学生采用通过学校审批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对于基础薄弱3+2生源学生,笔者团队通过丰富现有课程资源和编写校本教材与来探索解决这一问题,以期以赛促教促进高职英语“教材”改革,融入新变化和新形式。基于现有的规划教材内容,探索与教材出版社的深入合作,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录制微课,共建课程资源,对我校学生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资源上传至教材资源端口,可供更多的教师和学习者分享使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价值。
笔者团队设计、编写校本英语教材,以提升《课程标准(2021 年版)》[6]划定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人文底蕴、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生态环境、职业相关等主题,按照实用为主的原则,依托数字化平台,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教材突出学生中心,强调产出导向,学练结合,通过观看、模仿同类型情境的表达,最终能够运用到综合语言应用情境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还培育了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
(二)“以赛促教”助力“教师”改革
教师根据参加过的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提升信息化水平,依托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借助手机移动端实现“人机对话”“听音配音”等训练,打造个性化英语智能学习环境,关注学习者的感受,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实现学习全过程的任务收放与评估反馈,并且将比赛中使用效果良好的英语学习平台与软件引入真实课堂,更新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与课件。
通过教学比赛,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帮助青年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作用与内涵,能够制作更加完整和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案,思考如何将教学流程衔接更加流畅、更加符合认知规律,真正感悟以学生为中心。接下来,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实现良好的生生协作、师生协作,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再次根据学生的反馈修正、完善教学设计。教学中,教师关注教学仪态、教学感染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声音、语速、声调以及肢体语言上,帮助教师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参赛教师对于传统的教学组成部分如板书,也会精心雕琢,仔细打磨,夯实基本功。
重视教师团队建设,老中青传帮带,参与教学比赛,进行教科研活动,定期组织成员学习讲座、交流研究心得,凝练教学成果。团队加入思政课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充分发挥教师的双师双能,根据教学团队拥有商务英语、婴幼儿照护、文秘等资质,充分发挥公共课辅助专业建设的功能,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学生的求职就业。
(三)“以赛促教”助力“教法”改革
以赛促教,培养“工学结合”的技能人才。课堂教学结合学生专业如旅游管理、营销、幼教等,创设相关工作情境的学习任务。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导入主题人物,布置工作任务,导入输出驱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在融“学教做”为一体的过程中体验运用英语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以赛促教,培养“德技双修”的技能人才。探索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7],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寻找思政育人角度,融入传统文化时代热点,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辅助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立德树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终依托课程建设,通过发挥教师、教材和教法三大主体的作用将“以赛促教”的成果融入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设计与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中,并进行评估,反思与调整。“三教改革”是新时代职业教学发展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是高职英语进行改革的重要领域。笔者基于自身的参赛经历,总结教学心得,提炼教学方法,立足高职英语教学“三教改革”问题,构建“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并实践,形成基于实践的经验,经过归纳总结形成理论,以期为日后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2022-11-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刘芳.“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创新路径探究[J].鄂州大学 学 报,2020(9):40-42.
[3]杨鉴、沈军.以赛促教的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理念、问题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0(11):45-51.
[4]蒋丽平.“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7):75-81.
[5]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组委会.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EB/OL](2022-09-02)[2022-11-10]http://www.nvic.edu.cn/News/Detail?id=f15068c8-5e5c-4ded-9d92-2b77fdcd19d3.
[6]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EB /L].(2021-03-23)[2022-11-10]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10/content_5598801.htm.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 /L].(2020-05-28)[2022-11-10]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项目来源】内蒙古教育厅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JSY22113);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英语学科专项课题:“以赛促教”模式下高职英语课程育人能力提升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简介】任艳,1988.5,讲师,英语教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