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寻扶正口服液在安罗替尼治疗NSCLC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与UPR/ERAD-ERSIA通路有关研究

任文溥
  
大丰媒体号
2022年24期
湖南中医药大学

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探寻参芪扶正合剂逆转安罗替尼的耐药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利用TCMSP得到扶正口服液的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扶正口服液可能通过UPR/ERAD-ERSIA通路来改善NSCLC对安罗替尼的耐药性。

关键词:扶正口服液,NSCLC,安罗替尼,UPR,ERAD,ERSIA

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肺癌新增癌症病例220万例,死亡率180万例,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安罗替尼是新型的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且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纳入指南使用。目前,在我科应用中观察到安罗替尼出现耐药性,如何延缓其耐药急需解决。课题组前期临床观察发现NSCLC初诊患者最常见的为气、阴虚及气阴两虚证,在此基础上合并气滞痰凝血瘀。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正虚伏毒”是靶向药获得性耐药的病机,“扶正解毒”则是改善NSCLC靶向治疗耐药的治则。

课题组所创参芪扶正合剂由西洋参,熟地黄,黄芪,枸杞子,女贞子,山茱萸,何首乌,当归,鸡血藤,大枣,白术,辅以甘草合方而成,长期应用安全有效。课题组前期临床研究和动物细胞实验均证实该合剂可缓解放化疗和靶向治疗毒副反应并提高NSCLC治疗疗效。肿瘤耐药机制与UPR通路中的分子相关性密切,中药可促进肿瘤细胞发挥抗耐药作用,因此本研究对此关系进行基于临床的网络药理学探查。

扶正口服液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预测结果通过ETCM,TMCID、BATMAN、TCMSP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分别输入“西洋参,熟地黄,黄芪,枸杞子,女贞子,山茱萸,何首乌,当归,鸡血藤,大枣,白术,甘草”,找到对应化学成分。

扶正口服液治疗安罗替尼耐药的临床调查选择自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通过不同的给药方法将40例研究对象分为安罗替尼耐药组与安罗替尼,扶正口服液联合治疗组。安罗替尼耐药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8.72±3.68)岁;安罗替尼与扶正口服液联合治疗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为(53.82±4.62)岁。

安罗替尼耐药组为拒服中药患者,维持放化疗,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并以1个月为一周期,复查CT评价疗效。安罗替尼与扶正口服液联合治疗组在患者产生耐药性后,经患者同意而使用扶正口服液,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每1个周期复查CT评价疗效。在所有患者中,至少完成3个以上周期的治疗,每1个周期采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脑磁共振成像,放射计算机骨扫描检测患者肿瘤进展。在疾病进展的情况下,每1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调查,至死亡或患者出院为止。

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具有恶性高,易转移,死亡率高的特点。本课题组以“正虚伏毒”为NSCLC的重要病机,概括为“本虚标实”,癌毒损伤正气的同时,化疗也杀伤了机体的正常细胞,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正气被削弱,进一步加重正虚。扶正口服液方中西洋参、熟地黄健脾益气化痰,培土生金,共为君药;黄芪,枸杞子,女贞子,山茱萸,何首乌,当归,鸡血藤,大枣养阴清热,滋养正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配伍白术,甘草增强药效,共奏益气健肺补虚、化痰软坚散结、逐瘀解毒之功。

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通过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等方法,找寻药物与UPR/ERAD-ERSIA通路和NSCLC的共同靶点,结果发现扶正口服液对于NSCLC的靶点非常广泛,在UPR/ERAD-ERSIA通路上的多种靶点如BCL2,BAX等都可被调控。再次通过PPI网络的构建以及拓扑分析进一步筛选扶正口服液治疗肺癌的靶点,如其中的P53肿瘤抑制因子(tumorprotein53,TP53)基因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发细胞凋亡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JUN基因表达减少后,肿瘤的血管生成增多,进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

为了更精确的筛选通路上的相关靶点和UPR/ERAD-ERSIA内在子通路联系,我们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相关靶点功能,分析结果显示,扶正口服液作用于肺癌的UPR/ERAD-ERSIA子通路主要MAPK信号传导通路,MARK通路,BCL2通路,细胞凋亡通路,P53通路等。

上述通路涉及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免疫调节等方面,由此可看出安罗替尼耐药与上述通路密切相关如MAPK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增殖、转移和侵袭密切相关,因此可用作NSCLC治疗靶点。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安罗替尼与扶正口服液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安罗替尼单药耐药组,进一步证实了了扶正口服液有良好的治疗耐药的效应。

我们采用复杂的网络分析来研究药物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扶正口服液主要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持续内质网应激导致IRE1α和ATF6等在内的UPR-ERAD通路迅速衰减,而CHOP促凋亡分子、PERK信号途径等ERSIA通路却能保持激活,二者共同抑制癌细胞的在耐药情况下的生存。这可能是通过BCL2和MARK通路,细胞凋亡通路,P53通路来调控EGFR、BCL2、BAX、P53,JUN等核心蛋白进而影响UPR相关过程而实现的。

综上所述:扶正口服液可能通过UPR/ERAD-ERSIA通路来改善NSCLC对安罗替尼的耐药性。

参考文献

[1]王秋桐,吴爽,曹婷婷,赵瑞.劳拉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02):16-24.[2]HanB,LiK,WangQ,etal.Effectof

[3]徐聂,程思,罗无暇,吴娜娜,任旭斌.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OL].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8[2021-03-07][4]谢梦洲,谌海军,王理槐.肺癌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血液检测指标关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10):33-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