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究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也被广泛的渗透。因此,“课程思政”作为贯穿教学教育过程的核心理念,对体育课程的优化及创新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深入研究“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融合发展的育人路径,探寻有效融合的机制及规律,能够切实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体育教学;策略
引言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将思政融入课程发展中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学贵立德,首先立德,然后树人,立德树人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学过程不仅是要传授学生本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良好竞争的合作意识、诚实守信的爱国品质等。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身体锻炼,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科学锻炼方法,合理面对挫折,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体面的赢或输等。
1教法互相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正面激励、陶冶身心、挑战自我、不怕挫折等方面;体育教学的方法主要有语言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等。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应在课前做好预设,让两者的教学方法协调一致,从而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例如在开始部分引入志愿者抢运物资情景模拟,让热身活动与抗疫行动相辅相成;在长跑教学中引入红军不畏严寒过雪山的角色体验活动,让心肺功能训练与挑战自我极限互相结合;在接力比赛中引入小组比赛,让教学活动与挫折教育互相结合;课堂中利用尝试练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探究体育技能学习和思政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引领学生认知及行为高度认同感,从而切实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水平。
2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教法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载体,影响着知识的传播。伟大的毛主席曾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正是说明不仅要身强体壮,也要思维敏捷。在体育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有身体素质锻炼内容,更要有体育文化思政元素的融入,杜绝教学内容单一化,紧贴时代脉搏,也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尊重客观规律,保障教学内容设计的严谨性、科学性、可行性。在教学教法中寻求创新,教学过程中融入挫折教育思政教育;结合时代发展实际主动寻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寻找学习动机,进行故事情境导入,榜样精神传播,身体力行示范,平等心态交流,使教学内容更好落地,增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3加强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一种科学方法,有利于解决体育实践活动所面对的新问题,探索问题的源头及其发展轨迹,进而形成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为进一步丰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服务。传统的体育教学以经验教学为主导,教师依据主观的教学经验设计活动方案,教学效果与预期经常大相径庭。因此,教师要重视实地调查研究对体育教学的辅助作用,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才能有效地找出问题源头,经过科学分析进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教师与学生问卷调查,能够全面掌握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状况、专职和兼职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同年段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学活动的需求等方面,对教师预设教学目标、选择内容体系和授课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和深度,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沟通、及时反馈总结,不断形成体育科研成果,不断提升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4创新利用思政资源,改进教学评价考核
随着课程思政的发展,思政资源的种类增多,强行进行思政课程元素融入显得不伦不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思政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充分发挥小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在正式体育内容教授前引入明星运动员励志事迹进行情景导入,对足篮排三大球课程中融入红色体育资源或者中华传统体育活动,在中华传统武术中融入传统体育精神:宽容、谦虚、坚持、不屈等等。在体育队训练和学校社团体育活动中融入挫折教育、红色教育、团队意识,从实际客观规律出发,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寻找适合切入点,整合思政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发挥育人作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与结果性综合评价,不只是进行结果导向教育,更多的是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政目标的达成情况,学习训练中表现的团队意识、意志品质、规则尊重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对学习小组进行横向对比,班级中进行纵向比较,全方位分析教学效果,评价学习情况。
结语
“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体育教学,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了思政教育与体育锻炼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塑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节点,也是青少年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教学要积极探索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育人路径,从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内容和途径的预设与实施等方面,大胆进行探索与创新,将体育课“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刘纯献,刘盼盼.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体育学刊,2021,28(1):1-6.
[2]赵富学,焦家阳,赵鹏.“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与践行向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3):72-81.
[3]陈克正.新时代学校“体育+思政”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152-154.
[4]包海丽.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23,41(3):58-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