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三重价值意蕴:契合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学生接力奋斗。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通过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路径来融入高校思政课,从而彰显其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伟大成就;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一、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教师要充当时代的传播者,向青年学生深入阐释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这既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通过将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融入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史明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通过知史爱党,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通过知史爱国,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奋进新征程中铸入伟大的精神气质。
(一)契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所谓立德树人也就是要立育人之徳,树有德之人。把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十年来党领导人民的艰辛奋斗历程以及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形成政治认同,坚定不移拥护党的领导,懂党明党顺党。同时更加清楚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与担当,将个人梦想的实现汇聚到中国梦的时代长河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既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心党性、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有力手段,同时也体现了高校培育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二)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人生选择。新时代这十年,党面临重重风险挑战,却依旧无坚不摧,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成就在于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信仰、信心、信念是人生路上的金钥匙。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挺起脊梁,涵养定力,永葆刚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把“两个确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青春奋斗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三)激励学生接力奋斗。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程中,青年学生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回顾新时代十年的历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5G信号抵达世界之巅,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最高”就是中国高度。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众多“90后”“95后”已经担当起时代的重任。把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扛起肩上的担子,走稳脚下的步子,与时代大潮一起奔涌,以奋斗建功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努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贡献。
二、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一)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高校应努力将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融入思政课,发挥其积极导向作用。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教师要用心进行教学设计,把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与书本知识有效衔接,讲好党在新时代的创新理论。例如在教师在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可通过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的新篇章,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引入正题,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对党指导思想的时代性、创新性以及实践性等特性的认识。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采用视频教学,小组演绎,实地参观等方式。例如在谈到新时代的科技成就时,可以用一些劳动模范,先锋人物的事迹作为支撑材料,以相关的图片视频作为补充,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鲜活性。
(二)在实践教学中弘扬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将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融入思政课,不仅需要坚守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更需要学校团委,社团,宣传部等部门通力合作,拓展和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结合时代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载体创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比如,以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为主题,以相关的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相关答题竞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书画作品赛等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文化走廊、校园红色文化展览馆、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全方位宣传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让小故事承载大内涵,营造十年奋进在路上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断在新时代中有新作为,以扬帆起航再出发的定力将发展进行到底,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渲染青春色彩。
(三)在网络教学中强化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以往传统平淡的教育方式相比,以互联网来宣传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无疑更能吸引学生兴趣,更能快捷有效地将其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高校应借助网络平台优势,选取能够充分体现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的案例事迹,并制作成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优质资料,通过新形式结合自身创造性思维对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进行新的宣扬。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喜好,以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作为主要讲授内容,借助抖音、微博、快手等多种网络平台,将学生的兴趣引向内容本身;也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课堂、设置专门的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网上学习专栏以及策划伟大成就主题网络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用体验沉浸式学习提高网络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
高校必须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在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以“知行合一,学思践悟”的教育方式引发学生的真心认同与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以切身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智慧力量,谱写新时代壮丽华章。
1.张依格(1999—)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2.唐世刚(1976—)男,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思政专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与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21SZSZ045);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23309);重庆三峡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增强高校思政课思想性研究”(编号szzy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