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近三年全国卷高考科学探究试题考查分析与备考建议

何立
  
大丰媒体号
2023年1期
保山市教育教学研究所 678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科学探究作为高中生物学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国家选拔人才考试的重点考查目标。本文以2020年全国卷Ⅲ、2021和2022全国甲卷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为例进行分析,系统地对科学探究类试题的题型、分值、试题主干信息,知识点、分类加以概括,归纳了近三年来全国甲卷(Ⅲ卷)生物学高考科学探究试题的特点,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关键词:全国卷;高考;科学探究,考查分析;备考建议

科学探究是高中生物学的四项核心素养之一,它是一种科学思维的实证过程,既是学习的结果,又是学科能力,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查目标。下面以2020年全国卷Ⅲ、2021和2022全国甲卷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为例进行分析,系统剖析科学探究试题考查情况,这样既利于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也可以为高中生物的教和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三年高考科学探究试题考查分析

(一)三年高考科学探究试题分析

1.对2020年全国卷Ⅲ、2021和2022全国甲卷近三年来所用高考试卷科学探究试题作了分析,并从题号,分值和分值占比三个方面作了总体统计,见下图。

对上表进行横向对比,由题号可知,2020年—2022年全国甲卷(Ⅲ卷)高考生物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主观和客观都有所反映,形式也多种多样,并且非选择题不低于3题。从分值和分值占比上看,赋分都超过了45分,分值占比都不少于50%,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上表进行纵向对比,三年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主观题的考查比例要高于客观题。

2.从题型、分值、试题主干信息、知识点、分类五个方面对近三年的科学探究试题进行归纳分析,如下图所示。

分析上表,题型上每年均以选择和非选择出现;试题主干信息上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取材新颖,以文字叙述为主,配合图、表或以图文或图表综合形式呈现;知识点的考查频次上遗传定律属于高频考点,其余考点近三年来较为分散;分类上主要有课本实验、拓展实验、实验设计三种类型,其中拓展实验的考查三年来有所增加,实验设计的考查固定在32题上,知识点多考查遗传定律及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的考察上主要考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提出问题、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的归纳、总结及表述上。

(二)三年科学探究试题的特点

采用统计比较的方法,三年来全国甲卷(Ⅲ卷)高考科学探究试题命制是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的,知识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探究能力考查存在着梯度,综合分析有如下四个特点。

1.知识点注重对课本的挖掘

通过分析,发现近三年来课本论述与实验一直是全国甲卷(Ⅲ卷)高考科学探究试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充分反映出教材在教和学中的重要地位。

2.试题背景材料情境新颖真实

近三年试题背景愈来愈接近真实情境,或者说其本身就是真实情境,如果育种工作、生态工程,环境保护,酒果醋的制作,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胚胎工程等。这些背景使学生容易上手,导向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真实问题的能力,即学生学习生物学应具备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1]。

3.科学探究与其他核心素养结合考查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是生物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生命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互为倚重,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科学探究是科学思维的实证过程;在形成生命观念、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义务,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3]。因此在考查科学探究时往往结合其他核心素养一起考查。

4.突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由于实验探究能力紧密联系科学实践与概念学习,所以近三年来的试题都具有突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的特点。一般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查。

5.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

加强应用性是近三年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重在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近三年实践应用方面主要凸显了生物学科对于农业生产的独特价值。

二、备考建议

在分析近三年全国甲卷(Ⅲ卷)高考科学探究试题的基础上,笔者对教师的教学及备考作出如下建议:

(一)依纲据本进行教学及复习,落实课程标准

一切教学必须以依纲据本来进行。教师唯有认真研读和理解新课程标准,并以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从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来认识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在学生学习必备知识的基础上,以关键能力为目标,落实教材。在教学中应该提倡深度学习,强调教学过程的精细化,在高考复习中回归教材、升华教材,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二)在解题过程中反思感悟,在评卷过程中总结提升

在学习和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要面对考试和众多试题,教师首先要亲自做题,体验学生解题的心路历程,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知识障碍和导致思维误入歧途的原因,以便及时进行纠偏和补漏;其次要研究试题,体会命题者的目的意图,反馈教学中的不足和错误;三是批改作业和试卷,分析并把握学生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出学生在知识上存在的漏洞,思想上存在的盲区;四是面批面改,对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点拨与指导,不断健全学生知识体系,提升能力素养。

(三)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重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归纳、总结等。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复述内容等方式让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基本规律,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操作、讨论交流、报告总结等形式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强化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文飞.生物学高考中科学探究的考查分析及备考建议[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