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K-means聚类模型对玻璃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斯文 周佳琪 万传轩 指导老师 安乐
  
大丰媒体号
2023年2期
1.山东协和学院 计算机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2.山东协和学院 基础部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根据附件中表单1、表单2的数据,利用SPSS PRO软件绘制决策树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分析出高钾玻璃和铅钡玻璃的分类规律。以玻璃文物中各文物的化学成分的类别为依据,参考附件中表单二的数据对文物进行亚类划分,选择合适的化学成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聚类模型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利用SPSS绘制聚类谱系图,划分成四类:高钾风化玻璃;高钾无风化玻璃;铅钡风化玻璃;铅钡无风化玻璃。结合表单1和表单2的数据,与亚类划分结果差异较小,分类结果较为合理。

关键字:决策树 K-means聚类算法

引言:

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他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中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制作玻璃的材料和技术很难获取,所以玻璃最初仅限于贵族使用,早期玻璃通过丝绸之路在西亚、埃及等地被制作成珠形饰品等传入我国,吸收其技术后在本土就地取材对玻璃进行改进,所以虽然玻璃外形基本相同,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却有所不同。如今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

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二氧化硅(SiO2)是古代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因为纯石英砂熔点高,所以为降低熔化温度,在玻璃炼制时常加入草木灰、天然泡碱、硝石、铅矿石等助溶剂,同时添加石灰石为稳定剂,经过炼制,石灰石煅烧转为氧化钙(CaO)。由于添加的助溶剂种类不同,最终其得到的玻璃的化学成分也不相同。如:若在烧制的过程中选择以铅矿石作助溶剂,其氧化铅(PbO)和氧化钡(BaO)含量较高,烧制出铅钡玻璃;若在烧制的过程中选择以草木灰作助溶剂,其氧化钾(K2O)含量较高,烧制出高钾玻璃。混入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或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

由于受到土壤、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古代的玻璃文物容易被风化。通常玻璃在风化过程中,内部元素和外部元素会进行成分交换,导致化学成分的比例发生变化,进而为玻璃文物的分类造成一定的困难。

1.问题二模型的求解

1.1 高钾、铅钡玻璃分类规律

根据附件中表单1和表单2的数据,对高钾玻璃和铅钡玻璃进行分类。

使用SPSS PRO软件进行绘制决策树模型。

根据决策树模型,总结出其分类规律:

Step1:

通过表单2分析,铅钡玻璃中氧化铅(PbO)的含量远高于高钾玻璃,判断氧化铅(PbO)含量是否小于等于50.325,如果成立将其暂归为高钾玻璃;若不成立,将其暂归为铅钡玻璃,完成第一步后进行进一步检验。

Step2:

第一步不成立,将其暂归为铅钡玻璃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类,判断氧化铅(PbO)含量是否小于等于33.55,如果成立将其归为高钾玻璃;若不成立,将其归为铅钡玻璃。

Step3:

通过表单2分析,高钾玻璃中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远高于铅钡玻璃,判断二氧化硅(SiO2)含量是否小于等于57.665,如果成立将其暂归为铅钡玻璃;若不成立,将其归为高钾玻璃,完成第三步后,进行进一步检验。

Step4:

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再次判断二氧化硅(SiO2)含量是否小于等于35.475,如果成立将其暂归为铅钡玻璃;若不成立,将其归为高钾玻璃。对铅钡玻璃进一步划分。

Step5::

最后判断剩余的玻璃种氧化铅(PbO)含量是否小于等于27.035,如果成立将其归为高钾玻璃;若不成立,将其归为铅钡玻璃。

1.2 亚类划分

通过第一小问结果,将高钾玻璃和铅钡玻璃进行分类,根据题意,以玻璃文物中各文物的化学成分的类别为依据,参考附件中表单二的数据对文物进行亚类划分,所以对于数据缺失过多的数据选择性舍去。

1.2.1.高钾

根据表单2中二氧化硅(SiO2)、氧化钾(K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铁(Fe2O3)、氧化铜(CuO)、五氧化二磷(P2O5)的化学成分含量,通过聚类模型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利用SPSS绘制高钾的聚类谱系图。

通过聚类谱系图可以将高钾玻璃大致分为两类,对比分类后的数据与附件中表单1、表单2的数据,得到第一类成分是高钾玻璃风化,第二类成分是高钾玻璃无风化。

1.2.2.铅钡

根据表单2中二氧化硅(Si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铜(CuO)、氧化铅(PbO)、氧化钡(BaO)、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锶(SrO)的化学成分含量,通过聚类模型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利用SPSS绘制铅钡的聚类谱系图。

通过聚类谱系图将高钾玻璃大致分为两类,对比分类后的数据与附件中表单1、表单2的数据,得到第一类成分是铅钡玻璃风化,第二类成分是铅钡玻璃无风化。

2.实验结果及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筛选出与玻璃类别合适的化学成分进行亚分类,利用K-means聚类算法绘制出聚类谱系图,通过与附件中表单1、表单2的数据对比,最终分为以下四类:

高钾风化玻璃;

高钾无风化玻璃;

铅钡风化玻璃;

铅钡无风化玻璃。

结合表单1和表单2的数据,可以得出计算结果与亚类划分结果差异较小,分类结果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张文彤.编著,SPSS统计分析基本课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