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智媒趋势浅谈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的转型
摘要:基于人工智能与我国媒体领域的融合发展,促使网络新闻编辑朝着智媒方向持续迈进,为实现行业竞争力的提升,需在明确智媒趋势下网络新闻编辑变化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科学措施来助力新闻编辑转型发展。本文从智媒时代网络新闻编辑变化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阐明网络新闻编辑转型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智媒;网络新闻编辑;转型
得益于人工智能的持续升级与创新,促使AI技能在我国诸多领域中“大放异彩”,并成为新闻媒体行业朝着智煤趋势发展的技术支撑。同时,新媒体行业框架在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下发生较大变革,促使网络新闻编辑现有体制与模式不再适用于智煤时代下民众多元化需求。鉴于此,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来促进网络新闻编辑转型,对助力我国新媒体网络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智煤时代下网络新闻编辑变化
(一)信息处理智能化、突出化
以往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开展期间强调以内容编辑为核心,对选材、策划、编撰、修改等工作流程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且新闻编撰需契合材料中心思想。尽管此模式能够发挥出新闻内容质量把控的作用,但在智煤时代下,上述模式应用无法满足互联网持续创新与发展的要求,需通过及时转型来顺应时代发展[1]。要求新闻网络编辑在加强媒体内容把控的基础上,做到对渠道管理的兼顾,能够在工作期间明确掌握各媒体平台运行情况,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转变信息处理模式,结合对媒体平台的合理挑选来达到新闻内容多元化、突出化呈现的目的。
(二)编辑专业能力提高
尽管智媒时代背景下编辑可借助媒体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等做到对信息内容的海量化、实时化获取,但在实际新闻内容编辑过程中,人工智能尚无法做到对编辑人工操作的全面取代,仍需借助编辑的专业能力与技巧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编制以及调整,以保证新闻媒体产品的生成符合预期要求[2]。所以,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不仅实现渠道、内容管理的智能化发展,亦对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二、智媒趋势下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的转型路径
(一)思维转变,加强人机协作能力
智媒发展趋势下新闻信息内容在AI技术影响下易出现同质化内容的情况,鉴于此,为实现对同质化新闻内容的有效规避,新闻编辑需在明确自身职责与义务的前提下,重视对工作思维与观念的转变,将工作重心逐渐转移至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新闻评论等方面,通过与人工智能相互协作、配合做到对新闻内容的深入开发。鉴于此,要想在新闻编辑中实现人机协作,并促进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转型,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注重智能思维转变。即要求新闻编辑在工作期间做到对智能思维的转换,依托于智能技术来促进新闻编辑流程、环节的优化,通过转变工作模式来加强新闻编辑时效与质量的把控[3]。在实际新闻内容编辑过程中,可借助智能技术在全网范围内进行新闻特点的挖掘、追踪和统计,接着编辑可依据自身能力、经验做到新闻热点的聚焦与预判,以保证新闻编辑符合用户多元化需求。
第二,注重质疑思维树立。即在工作期间对智能技术保持既重视又质疑的态度,尽管当前媒体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发光发热”,但新闻编辑切勿对人工智能百分百信任,而是需保持信任且质疑的态度对新闻编辑的相关工作进行审视。
第三,注重数据思维形成。智媒发展趋势下,新闻编辑要想做到与人工智能协同,需要以数据思维的有效树立为前提。在日常新闻编辑工作期间,不同领域行业每日会形成海量的数据信息[4]。若借助人工手段进行数据筛选,极易因效率过低影响到新闻编辑质量。对此新闻编辑需树立数据思维,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对海量数据信息的自动化筛选、整合,以此为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提供支撑。只有做到对工作思维的有效转换,方可为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的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二)关注社群,优化用户服务意识
现阶段新媒体传播中利用内容激发圈层聚集的现象较为常见,而要想通过圈层聚集来促进新闻编辑转型,需要以新闻定制服务的优化开展为支撑,通过对个性化新闻服务的提供来满足用户体验需求。鉴于此,网络新闻编辑的转型发展可将“社群受众专业化服务的提供”为方向,依据社群受众需求、特点的分析来提供针对性新闻内容,以期在智媒时代助力新媒体网络新闻形成社群。在实际新闻编辑业务中,需依托于智能媒体做到对关系资源的整合与发掘,通过对多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来实现特定层次、领域的圈层聚集,并分别为不同圈层设定商业、政治、教育、文化等属性标签。而新闻编辑需在掌握受众多元化价值诉求的前提下,通过转型发展来适应社群关系的传播,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意识、能力来实现优质新闻产品产出[5]。
需注意,在社群服务中仍需以新闻编辑作为主导,利用自身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来维护社群。要求新闻编辑在负责高质量新闻生产的同时,还需承担社群传播活动管理的职能,以保证新闻信息的服务提供符合社群用户需求。以人民日报为例,在抗疫时期新媒体用户新增超4000万,主要原因在于用户服务意识的有效树立,能够在充分把握公众信息需求的前提下,生成有助于缓解民众焦虑情绪的新闻内容。同时,人民日报结合对社群受众情况的分析,设立“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等平台,将互联网作为群众求助的载体,充分利用媒体的功能来帮助受众排忧解难,实现在短时间内做到用户聚集。所以,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要想实现转型发展,需重视对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能力提升,结合对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来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求。
(三)体现技术优势,融合智能采编
在网络新闻编辑转型发展中,编辑工作者需正确认知智能技术的应用并非是完全取代,而是以二者相辅相成的方式来提升新闻生产质量[6]。鉴于此,在实际新闻编辑生产中,首先可以智能媒体为载体,实现对新闻素材的全面、科学采集,依据受众实际需求来提升新闻策划水平。其次,在新闻编撰与加工期间,编辑人员需在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同时,借助智能技术来加强新闻内容生产质量的把控。即以智能媒体平台为载体做到对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开发,并利用先进系统对新闻稿件进行智能筛错、纠偏。再次,可基于对智能算法的应用,开发出契合新闻编辑的协同创作、众创撰稿的采编体系。最后,可依托于智能媒体做到对新闻产品的个性化发布。进而在提升新闻编辑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为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的转型提供助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得益于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促使新媒体网络新闻行业发展逐渐朝着智媒趋势靠拢,而网络新闻编辑的转型发展则成为顺应智媒发展趋势的关键契机。鉴于此,需在明确智媒趋势下新闻编辑变化的前提下,借助科学策略来促进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的有效转型与持续创新,以期为受众提供更为专业、高质的新闻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宋恒蕊, 张合斌. 智媒趋势下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的转型[J]. 新闻爱好者, 2020(4):3.
[2] 柴晓波. 智媒趋势下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创新分析[J]. 休闲, 2021, 000(005):P.1-1.
[3] 王欣.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编辑转型探讨[J]. 环球首映, 2021, 000(001):P.51-52.
[4] 何菲菲.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分析[J]. 记者摇篮, 2021, 000(009):16-17.
[5] 李静波.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分析[J]. 视界观, 2021, 000(018):P.1-1.
[6] 任彩玲. 新媒体时代纸媒编辑向网络编辑转型策略探讨[J]. 新闻研究导刊, 2022, 1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