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安全标准化的非煤地下矿山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高慧冬
  
大丰媒体号
2023年2期
身份证 370911198712036836

摘要:非煤矿山作为高危行业之一,是集开拓、提升运输、通风、防排水、压风供水、充填、爆破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危险性较大,生产作业环节众多,稍有不慎即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非煤地下矿山;应急管理

引言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控制”等要求,非煤矿山企业应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应急救援”等全过程同抓共管,最大限度确保安全生产。“事后应急救援”作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是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事故危害的重要手段,应急救援工作一直以来受到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

1安全标准化体系与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关联

应急管理是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企业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应急资源配置、隐患排查与治理能力、开拓与提升运输等各生产系统的装备水平、安全费用投入等各管理要素紧密关联,各安全管理要素的状况直接决定了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决定了“事后应急救援”的绩效水平。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全方位、全过程的包含了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要素、各环节内容。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等规范文件,应急救援管理本身即为安全标准化体系的1个管理要素,与其他管理要素关联紧密。企业的安全生产组织保障水平与应急组织机构设置的完善程度影响应急队伍的人员配置,决定了应急组织机构对潜在紧急事故事件的响应效率;企业风险认知、评价、应对态度等直接决定了应急管理体系中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有效程度;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覆盖度、针对性直接决定应急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对企业应急流程、预案、救援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企业设施设备及装备配置、安全投入与安全科技、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安全绩效测量与评价等内容与应急管理体系均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将应急管理体系与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各要素之间关系进行整理。非煤矿山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加强和优化“事后应急救援”不是孤立、片面的事件,应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设施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多维度着手。对应急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剖析和研究有利于针对性地优化、提升非煤矿山企业应急救援能力。

2生命保障孔井筒构建

2.1生命保障孔井身结构设计

根据现场一系列因素和救援要求是合理的井身结构,如:钻井设备的现状、钻井地层、被困人员的可能位置、钻井液的使用情况、钻井技术水平和钻井液的质量等,设计出满足应急救援要求及钻进的套管程序以及井身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是影响救援任务完成和井能准确穿入巷道的主要因素。以缩短套管的工作时间,考虑到实用性的总体特点和钻井安全性,地面生命保障孔的套管程序应尽可能简单,通常采用三向结构设计。一开地面套管多用于封堵固化漏失层、松散层、易坍塌层及其他复杂地层,预防井下事故。为确保相对较大的开孔和已完成的钻孔,使用大尺寸钻头进行钻孔,为后续井段中套管和钻头的选择留出空间。通常,下入Φ177.8mm技术套管,并选择Φ215.9mm钻头。如果涌水量大,则必须对井进行胶结。如果地层水流入量很小,则可能无法固井。油井的胶结状态对于二开套管以及三开钻入工作的影响不大,不管其状态如何,泥浆和清水都会充盈在井筒内。如果使用泥浆钻穿巷道,在巷道中泥浆或清水将被倒入,会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所以,在三开钻井时,连接空气压缩机以吹干井筒内的泥浆,需要将小直径常规钻杆下至井底,为实现穿透,使用空气潜孔锤继续钻进10~15m。

2.2生命保障孔套管选用

应统一生命保障孔的钢号、套管螺纹类型和壁厚,从而为快速救援提供保障。在进行规格选择时应该首先满足快速部署需求,选择螺旋钢管、无缝钢管或石油钢管。套管壁厚应满足钻井过程中和保证安全下井套管,不坍塌、不损坏、不变形的要求。套管内径应满足施工井径的要求,技术套管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API5A规范应符合石油钢管;螺旋钢管和无缝钢管应符合SY/T5037—2018《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和GB/T9711.1《螺旋钢管》的相关规定,一般采用塑性好、强度高的低合金钢和普通碳钢,应优先选用焊接性好、刚性强的材料。采用螺纹连接并符合API5A规范,井套管直径应首选API标准石油钢管,其次无缝钢管采用丝扣或电焊连接,电焊连接在螺旋钢管中采用。使用电焊时,应使用手工电弧焊或埋弧焊。条件允许时,应与MIG焊接结合使用。应在套管端面上开槽,当套管壁厚大于6mm时,槽角约为40°,壁厚的3/5为深度。外壳材料要尽量和焊接材料相同,完井套管连接部位要同心,坚固并密封好。

3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处理办法

3.1合理堆放矿山废弃物,并及时清理

矿山工程施工后采矿挖矿会有不少废弃物,采矿期间会堆积到附近空旷场地,矿山工程不及时清运工程为矿山剥离表土堆积,长时间不清理会污染土地,影响土地复垦再利用,还会耽误矿山周边边坡支护,如果因为没有及时把废物处理而影响边坡稳定性,赶上雨季很容易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所以这方面不可忽视,更不能懈怠,矿山废石、废渣被清理后,要尽快在原有的堆放地进行覆土,种植新的树木、花草。为了防止矸石、矿渣、石头滚落堵塞要道、砸伤路人,有必要在边坡底部建设新的挡土墙坝,用砂浆砌筑护坡,为了防止雨水冲击造成二次灾害,再准备一些其他像钢丝网等加固方式作备用,不能以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希望每个矿企在施工过程按照负责人员监督此事,保障采矿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安全。

3.2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修建尾矿库

修建尾矿库是为了防止泥石流,所以尾矿库的建造必须严格的遵从选址→评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这几个步骤来完成。尾矿库要选择上游积水地少,下游房屋建筑、交通运输线路少的地段。尾矿库建设后要保证坝体设施齐全,且不能偷工减料,按照国家防灾标准安排专人监测,定时加固,准备好防洪、抗震工具。坝体升高的话就及时的浆砌块石固定或者增加绿化面积,以免降雨冲垮坝面。每个尾矿库或者其他建设场地都是有使用年限的,一旦到达使用年限,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关闭尾矿库,重新再找合适的区域建立新的尾矿库,并定期的监督尾矿库运行情况,预警、应急防灾措施一个也不能漏掉,都要按照规定提前准备好,时刻为突发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做好准备。

3.3动火作业分级

根据国家标准规范及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动火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果,设计满足地下矿山实际情况的动火作业分级,确定各级动火作业范围。明确各级审批人员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对动火方案及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实施分级审批。将远离井口、易燃易爆场所等危险区域且为非火灾、爆炸场所的地表维修车间,列为固定动火作业区。固定动火作业区的动火作业,不列为分级审批范围内。固定动火区域应设置标志牌,落实防火安全措施。

结语

非煤矿山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将整个体系划分为应急预案体系、组织机构及物资保障体系、制度体系、应急响应机制4个子管理系统。结合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特征及潜在风险状况,对应急管理各子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非煤矿山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中应急预案体系、组织机构及物资保障体系、制度体系、应急响应机制4个子体系的操作执行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Z].2004-11-13.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T2050.1—2016[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7.

[3]兰刚,石永豹,董臻.煤矿山企业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现代矿业,2021,6(06):226-2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