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首先从产教融合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其次对如何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体系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
一、产教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产教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一种将企业与教育相互结合起来,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实现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201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职业学校和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形成“引企入教”“引校入企”“引校办企”的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工作岗位作为专业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创新模式。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将企业的工作实际引入商务英语专业课堂;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和实践机会,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国际贸易从简单的商品交易逐步向技术和服务贸易领域过渡,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更多地涉及知识产权等技术壁垒问题,对专业人才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并且从专业课程设置到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滞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脱节,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差、薪酬水平不高、岗位适应能力弱。
第二,师资力量不足。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商务英语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理论研究水平不高的问题。部分商务英语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掌握商务知识,但是缺乏相应的商务实践经验以及实际工作能力,难以胜任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
第三,实践教学条件不足。许多高校都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导致学生无法接触到企业一线工作内容。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第四,缺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一些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差、缺乏经验丰富和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不利于教学内容与知识更新,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基于以上现实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亟需进行改革,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优势,以企业为载体,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成为既具备较高英语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
所谓“产教融合”,就是将企业的真实工作流程引入商务英语专业课堂,通过课程教学、实习实训、企业培训等环节,将企业的工作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实际的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高等院校,尤其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迫切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1.在课程设置方面,构建“商务英语+外贸实务”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将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引入课堂,从实践的角度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进行重组;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学生入学前就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在教材建设方面,对现有商务英语教材进行整合,并与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实用的教材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组织教师编写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系列练习、模拟试题及相关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在教学方法方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首先,采用项目教学法,即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将实际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开发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实践项目,如共建电商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大创项目等。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重视“产教融合”方式的全域覆盖。通过在课堂上开展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实践,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实际的商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考核方面方面,要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从语言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或创新考核。在专业技能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企业需求开展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向行业专家、企业员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四、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体系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通过培养人才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因此,构建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展校企合作至关重要。商务英语专业应在遵循科学合理原则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体系,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校企合作项目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学校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则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课程设置,并与学校协商制定校企合作协议和学生实习计划;通过建立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三方参与者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其次,建立健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机制,做到多方参与、相互监督。学校在设置校企合作专业时要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以保障校企合作项目顺利开展;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入行业、企业人员作为第三方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监督,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不清;学校要定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等对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予以公示,以便监督和改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也要聘请企业职工等为兼职教师或顾问,通过实践教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培养单一外语人才向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转变,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积极顺应市场需求,从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建立一支能够满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双导师制,让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从而推动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共同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陈华.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1(01).
[2] 高榕,黎洋.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探析[J]. 就业与保障, 2022(11).
[3] 刘娟. “互联网+”环境下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分析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2(22).
课题基金: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课题“广西数字服务贸易背景下新媒
体商务英语营销人才培养研究”(编号:SKJYKT-22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