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最近流行一句话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是治愈童年。”说明了童年时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他们特殊的家庭环境,由于双亲关爱的缺失,会造成自卑、怯弱、抑郁、叛逆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甚至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对策;
引言
新时代下,农村教育更加多元化,不仅注重传统的文化教育,还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如不及时关注和加以改善这一问题,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未来的个人发展。本文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和体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策略研究出发,剖析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一、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就目前的留守儿童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都已经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问题,而如果能对留守儿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对其传授心理健康内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领,还能帮助教育者及时了解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的各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使其心灵创伤能得到有效的弥补,并能应用科学、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一切,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不仅能够强化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对其自立、自强意志的形成以及社会理解程度加深也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这是推动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最重要的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能促使其更为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在提高其生活情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对其生活领域进行有效的开拓。与此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心理健康是一个人道德、思想的基础,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高尚道德的重要体现,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和体现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缺乏家庭教育是主要原因。因为父母远离家乡,几乎没有时间与孩子联系,通常是通过电话,孩子们没有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照顾。据调查,全国32.9%的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天联系孩子一次,39.8%的家长联系孩子一年一次,4.9%的家长每年只与孩子接触一次,1.3%的家长不与孩子接触。许多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比较迁就。大部分老人没有文化知识,不能为孩子提供学习指导,不能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老人会溺爱孩子,在吃喝方面虽然不会亏待孩子,但不能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品质,帮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留守儿童逐渐形成顽固、脆弱、自卑的性格。
(二)情绪消极
由于隔代长辈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差距很大,很多时候不能理解留守儿童的一些行为和做法,部分长辈会采取放任不管或者是极端的方式对待,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情绪无法及时释放,很容易在心里面种下消极的种子。而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亲自照顾,但他们很懂事,不愿意把难过、伤心的事情与长辈倾诉,这种被迫的懂事和超越年龄的成熟非常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从长远角度来看,儿童阶段的未成年人正处于性格养成、基础奠定的阶段,因此,一定不可忽视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要防止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更多的心理偏差和过激的行为。
(三)社会关爱缺乏
留守儿童正逐渐形成一种重要的人格。目前社会环境复杂,唯利可图。有些地方政府管控不到位。例如许多中小学周围隐藏着一些黑网吧和游戏厅。孩子缺少家长的监督和管教,留守儿童年龄小,缺乏自我控制,容易被不良环境所误导。与此同时,大部分村干部也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属于自己的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措施缺乏足够的重视,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造成严重影响,如:有的留守儿童顽皮,性格偏激,内心自卑,会给孩子们的行为习惯造成恶性循环。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探索
(一)做好家访工作增强交流
家访是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路径,教师们积极的开展家庭走访行动,才能让孩子的父母清楚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帮扶。通过家访将教师要将农村留守儿童从“边缘角色”重新拉回到学生群体中,重新回归自然、快乐的班级大集体。组织学生的家长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堂”的活动,提升父母的文化水平,让父母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消除自卑心理,以及情感脆弱的问题,父母多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即使不是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也能给他们极大的心理慰藉,这对教师有序与高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也能让儿童拥有健康、幸福的童年,因此,开展有效的家访活动十分重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由于大多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仅与自己所信赖的一小部分人打交道,导致其情感比较冷漠,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精神问题。根据这个特性,我在班会上播放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影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外出务工人员的辛苦,让孩子们觉得,父母并不是因为不喜欢他们,只是想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让他们养成节俭的习惯。老师建议留守儿童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并在不同的课堂上组织他们参与活动,引导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兴趣,多参与社会性的实践,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在团体中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三)强化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在学校管理者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的同时,也应该提高每一个家庭对他们孩子的关注度和认可度。第一应提高留守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的关注,让他们用更加科学和健康的手段关注和引导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第二,应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合力作用,强化学校与家庭的主动沟通,主动引导,让学校管理者可以第一时间得到留守儿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变化,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孩子在学校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变化。第三,应提高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受家庭生活的变化长时间影响,因此要从源头进行处理,促使父母对儿童主动关注,加深理解,提高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四)政府部门应给予大力的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针对留守儿童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政策法规的建设工作,首先,要对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管理,如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避免周围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以及心理受到侵害。其次,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积极组织社会媒体以及民间组织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当中来,以此来统一社会认知,通过各界力量的齐抓共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留守儿童是需要关注与关爱的,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潜入他们的生活学习中关注他们遇到的难题,及时进行疏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正视他们的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时间的研究课题,教师必须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逐一推动,逐一提高,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旭,杨青松.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构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24(02):164-166.
[2][1]李娉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C]//.对接京津——社会形态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572-1574.
[3]蒋青汉.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2022:77-80.
[4]喜悦,徐卫伟,张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9(05):283-292.
[5]张婷皮美,石智雷.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西北人口,2021,42(0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