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探索
摘要: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随着传统文化之风盛行,不少老师都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科学地渗透教学实践之中,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活力的激活。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科学渗透能够带动德育教育,进而强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成效。本篇文章就如何有效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其他教学工作者扩展教学思路。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策略
引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下,传统文化的融入也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在教学中的科学渗透。事实上,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是一次创新的教学尝试,更是落实德育教育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就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来看,也有一部分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并没有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其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革新的发展。因而,立足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多角度、多维度立体全面的探究传统节日文化在课堂的渗透方式,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现全面的革新与转变。
一、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建立在学生文化认同感的萌发,只有让学生拥有对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感,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无声浸润学生的心田,形成积极的情感引领与品德建设。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入,西方文化也给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特别是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以及情人节一时成为小学生追捧的节日,而这就会造成不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淡漠心理,这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进程,甚至大大削减民族文化自信力。因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入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深层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感。
例如,在进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加入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中秋节”,通过讲解中秋节的历史来源、习俗等来让学生加强对“家庭的记忆”的感悟与理解。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又正值金秋时节,因而也寄托了人民对丰收、美满生活以及国家昌盛的幸福期盼,教师可以立足学生对于中秋节的理解激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在关心爱护自身小家庭的同时,更要心系祖国大家庭,正是这数不尽的小家美好才能汇聚国家的繁荣与昌盛。由此,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家中是如果度过中秋佳节的,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同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传统节日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文化自觉心与文化自信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油然而生。
二、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以德育教育为先,将对学生道德修养与品质养成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就拥有着多种多样的德育素材,因而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深入探索与剖析,将课程教学同传统节日文化紧密结合,从而让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重要的德育价值。
例如,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话题,教师可以以此设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来了解春节的起源和习俗,比如“大扫除、贴年画、备年货、走亲戚”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而在实践中无声无息的培养学生责任感。其次,要求学生在过年期间给父母、家中的长辈编辑祝福语,表达自身对于父母和长辈的感恩与尊敬之情,实现对学生孝敬长辈等传统美德的培养。最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春节期间走出家门,看看当地有何风俗活动,比如“舞龙舞狮、扭秧歌”等,丰富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从这这些民俗活动中激活学生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欲望,增强其文化认同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接过文化传承火炬,让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兴盛不衰。再以端午节为例,讲述端午节的起源,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屈原的伟大事迹,再以诗歌朗诵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加强对社会的了解,促进认知多元化
传统节日文化同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紧密相连。因而,教师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来拉近学科知识同学生生活间的联系,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并且逐步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首先通过家乡宣传短片,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并且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文化和家乡的民间艺术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家乡艺术的风采,从而更好地从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渗透落实到实处,还能够让学生从多个维度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与家乡的风俗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有着积极的影响与价值,而在课堂教学上有效融入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在这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立足实际,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将传统节日文化贯通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之中,积极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与价值指引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从而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将德育教育真实有效的落实于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潘敏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读写算,2022(31):33-35.
[2]郭秋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17):161-164.
[3]杨云.融入传统文化 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新教育,2020(1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