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与探索
摘要:辽宁新高考背景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是势在必行的,学科学习作为高中生如今学习的主要阵地,是生涯规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实施途径,进行生涯规划指导与生物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旨在探索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策略,助力学生科学选科和进行职业选择,满足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 生涯规划 生物学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选科走班与职业生涯规划如火如荼,高中生面临着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等各种选择。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生涯规划教育的落实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现阶段的高中生还是以学科课堂为主阵地,高中生物学教学也应顺势而为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更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生涯规划教育和生物学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即生物学教师要从学科角度出发全面挖掘生物学知识范围内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融合学科教学与专业职业的关系,从而搭建平台使学生体验职业生活、了解职业精神和挖掘职业兴趣,让学生从关注当下和展望未来的角度来做好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挖掘教材内容,渗透职业认知
生物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专业知识在社会应用面非常广泛,涉及辐射到医学、农学、林学和药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渗透挖掘与拓展延伸,是学生达到职业认知的重要前提,可以依托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相关栏目,渗透引导出相关的职业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认知。
在高中生物学的必修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以“与生物有关的职业”、“科学家访谈”、“科学家的故事”、“生物科技进展”、“科学· 技术·社会”、“生物科学史话”六大栏目最为凸显,在选修教材中也有进行开设与生物学相关职业或领域课程的建议。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学科知识特点和其相关的职业及职业信息,结合自身学习能力、职业兴趣和对该学科的学习乐趣,进一步明确高考的选科意向,做好未来大学专业及职业的规划。
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学必修2教材“伴性遗传”一节中,教师可融入“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遗传咨询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讲解伴性遗传的特点,接着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作为遗传咨询师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之后采用图片、视频、纪录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遗传咨询师的日常,让学生了解遗传咨询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学历要求以及发展前景,从而让学生达到职业认知的效果。
二、转换教学方法,增进职业认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科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每节课的教材内容,采用ACE+教学模式,组织小组合作探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实验探究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化学习等,使学生具有极高的参与度,从而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取相关的职业信息,增加学生对与生物学相关职业的体验,达成对职业的认同效果。
在讲人教版生物学必修2“人类遗传病”的课程时,可渗透医学类相关职业。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项目化学习任务,让每组同学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医学门类进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依托小组进行项目化学习系列展示,让每个学生在本组中都有各自的角色分工,全班共同探讨完善,集团队智慧深入了解和认同一个职业。例如有个小组选择了法医职业,从具备条件、法医职责、要求、工具等方面展开了汇报,穿插了视频和图片,还推荐了相关大学和书籍,大家还辨析了这个职业的利与弊,有效增进同学们对法医职业的认同。
三、厚植榜样典型,树立职业理想
从事任何职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各个职业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只有意志坚强才能经得住考验和磨炼,在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职业人。职业的渗透需要生物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典型、职业信息、职业案例,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把兢兢业业的职业模范融入日常教学,通过生物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例,使学生明白与生物学相关职业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职业意志和职业理想。
例如有一群人从春到秋穿行在一望无际的大地里,关注着每一株农作物的前世今生,倾洒心血和汗水只为培育出最优良的品种。最典型的农作物育种工作者就是人教版生物学必修2科学家访谈中的袁隆平,袁老毕生追求“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此他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教师在职业典型的引入下,还可以拓展课外知识,增加前沿热点研究,点播未来研究方向,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
四、借助实验活动,培养职业精神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依托实验探究不断挖掘科学本质,生物学实验是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高中生在实验活动中能够积累相关生物学知识,在动手实操中领悟到科学本真,学会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锻炼科学思维,从而在探究体验中切身感悟职业精神,体会生物学职业要具备的相关素质。例如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师组织学生实验时强调内容和操作规范,让学生明确生物学实验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在生物学教学中,要让职业规划教育被灵活融合,学生的课后探索也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学教师可以将职业规划当作一次主题作业,鼓励学生尝试结合自己的生物兴趣、生物知识掌握状况,自主查阅资料并结合教材,了解相关的生物职业,尝试对比自己的能力和职业,确定一个或多个自己想参与、适合自己的生物职业,并制定向职业方向发展的学习成长计划,提高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选择职业的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是点燃学生职业梦想的主阵场,生物学教师一定结合学情,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途径,实现生涯规划教育与生物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不断探索更优更佳方案,助力学生明确未来职业方向,实现理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露红.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本文系大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与生物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编号ND202024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