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谈新时代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
摘要:介绍了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产生背景、建筑特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超高层智能建筑应以绿色智能建筑为发展方向,智能化系统是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水平的集中体现,完善的智能化系统可保障超高层建筑内各类机电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绿色智能建筑,系统集成
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近几年的建筑界与科技界提出了智能建筑的概念: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为了将建筑与智能的概念完美融合,国内外众多智能建筑专家进行了探讨交流。
目前智能建筑专家普遍认同:现阶段的“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建筑的实现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它完美地体现了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在一座建筑物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
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超高层智能建筑主要有杜克能源中心大厦,哈利法塔,巴林世贸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可持续发展基地,上海金茂大厦等。本文就我国的上海金茂大厦作为实例进行分析:
1、上海金茂大厦的建筑设计特点
上海金茂大厦主楼88层,高度420.5米,建筑外观属塔型建筑,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能抗7级地震。上海金茂大厦的大厅采用圆拱式的门框,墙面选用地中海有孔大理石,能起到隔音效果,前厅内的八幅铜雕壁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它通过汉字,从甲骨文、钟鼎文,一直到篆、隶、楷、草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通往宴会厅的走廊,是一条艺术长廊。
2、上海金茂大厦智能化
大厦选用最先进的玻璃幕墙,对幕墙框架作了鳞化处理,基本消除了光污染;大厦的消防安全和生命保障系统实现创新思路,改他救模式为自救模式;大厦电梯特有的候梯不超过35秒、直达办公楼层、空中对接功能等是最优秀的垂直运输系统;大厦的智能化系统,统管所有功能和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接通到每张办公桌和每间客房。
金茂大厦的信息化网络建设也将电缆电视网络纳入其中,“该电缆电视网络不但为可以提供交互电视(ITV)和视频点播(VOD)等服务功能,同时也为今后在金茂大厦内实现“三网合一”(即电视网、电话网、计算机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提供了另一种宽带传输模式。
3、上海金茂大厦建筑意义
上海金茂大厦,是当代建筑科技与历史的融合,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跨世纪的标志,上海金茂大厦作为20世纪中国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它的标志性地位不仅由于它的物化高度,所有功能设备都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的设计思想、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品味。
通过对于上海金茂大厦的分析,除却超高层智能建筑对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便利,我们也发现一些超高层智能建筑的缺点:
3.1建筑开发成本高,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大
超高层建筑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投资十分庞大。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和材料使用上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对消防、防震、防风的指标要求很高。同时在超高层建筑基础上加入智能化系统会使工程更复杂,难度更大,资金投入更高。而其内部的许多设备系统寿命仅为十几年,维修、更换的难度很大,成本过高。
3.2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1)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容量大,大量高层建筑集中在一起,会直接导致人口过度集中、绿化空间被占据、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等影响,而且城区高楼一般都建在路边,既不利于交通,也容易形成两道回音墙,造成噪音污染。
(2)对于地面环境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构成的建筑群,往往会对日照、空气流通等造成阻碍,影响周围的低矮建筑的采光,汽车排出的大量废气不易散发,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超高层智能建筑的外装饰如果采用玻璃幕墙,易造成光污染,同时反射的太阳光会使楼群周边气温升高,易造成热岛效应。
3.3智能化整体水平较低
我国建筑工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但是从世界角度观察,我国的建筑智能化行业应用智能化技术的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因此在超高层智能化建筑方面,我们要在自主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同时,向智能化技术先进的国家进行学习,培养好更多专业的高技术人才。
3.4智能化缺乏创新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但是将智能化应用到建筑智能化行业领域还是比较狭窄的,只能够针对某一部分系统和某一部分功能,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发达的神经网络和处理系统等,无法实现全方位应用于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方方面面。
借助上海金茂大厦分析了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的缺点以及改正要求,我们要明确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并努力朝着目标方向靠拢:
3.5超高层智能建筑应以绿色智能建筑为发展方向
为了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观念,任意建筑今后都应向绿色建筑发展。其中超高层智能建筑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来保证建筑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信息、控制、管理与决策等,其中智能化、信息化是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的方向和目的。
3.6物联网应用于超高层建筑
改变现有建筑智能化技术和产品的基本架构,使建筑智能化实现系统大融合。未来智能建筑或超高层智慧建筑将会出现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功能做分类、相互通讯兼容为主要特点。
3.7智能电网应用于超高层建筑
智能电网是未来整个发输电、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将会对超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群中的供配电系统、备用电源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大楼内的所有用电设备等重要元素进行高效率智能化的整合,而智能电网的智能控制技术也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3.8高宽带网络、光纤到用户应用于超高层建筑
对于超高层建筑办公用户来说,高宽带网络的需求成为必须的。从技术角度来看,光接入将是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光进铜退是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宽带PON技术将在EPON和GPON间抉择。
3.9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
随着人们对便捷舒适要求的不断提高,WLAN技术的普及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会大量应用于智能建筑,智能建筑高宽带通信无线化,智能建筑统一通信平台无线化,智能建筑高宽带网络无线化,智能建筑安防系统高清化无线化,智能建筑设备管理无线化将成为趋势。
在建筑中,智能建造以工程全生命期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重点关注管理流程再造,重点强调建造过程的质量安全保障和资源系统管控、数字化设计和机器人作业的协同建造方式。争取早日在超高层建筑智能化完成新的突破,更好地投入生产,为人民服务,推动祖国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360百科超高层智能建筑
[2]百度文库超高层建筑与智能化(一)
[3]搜狐全球六大智能建筑代表作
[4]原创力文档超高层建筑与智能化
[5]葛孚盈,某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设计特点分析[J].发电与空调,2014(01):91-94.
[6]金云裕,关于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