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下,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关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将简单分析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并深入探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选择,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农技推广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济发
农业技术在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等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在中共中央提出“有机衔接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之后,对农业技术的关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高。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基层一线人员短缺、留守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等,为尽可能解决这类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目标所在。
1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推进农村体制改革
在进行了农业技术的普及之后,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可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了帮助,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将低效的农业生产转向精炼,在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相融合的技术手段支撑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业技术的优势,从而使农业体系的变革得到了充分的推动。在农村制度的变革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切实与乡村的经济发展相联系,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的变革。
1.2提升农民农业科技水平
农户是农业技术的使用主体,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普及来提高农户的农业科技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家庭承包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所以农业技术推广中要想吸引农民的注意力,确保农民可以主动地参加农业技术推广,从而提高他们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技术文化素质。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农业技术推广对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的增产增收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要做好农村经济现状的调研工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还可以缩小农民与现代农业技术之间的距离。
2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
2.1基层一线人员短缺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农业技术推广基层一线人员短缺的情况在我国各地广泛存在,如专业人员稀缺、经验不足、综合素质不高,而由于工作经费缺乏情况也较为常见,这就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较好与农民沟通、技术层面存在短板等情况也较为常见。另外,由于待遇、激励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工作人员缺少与人民大众融合的动机,也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达不到期望的结果。此外,工作实践自主性不足、农业技术需求信息沟通不畅、技术推广无法满足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等问题也较为常见,这种情况下开展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自然难以取得预期成果。
2.2留守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受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出现年轻劳动力短缺问题,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因此成为农业种植主体。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20~40岁的农民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占比不到20%,文化程度在小学、初中程度的占比则超过80%,这类数据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足以反映现阶段我国留守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和年龄偏大的现状。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这类农民接受和掌握新型农业技术的难度较高,且很多时候缺乏尝试新事物、改变传统的热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往往会因此面临较大阻力。
3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3.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想在“乡村振兴”的视野下,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更好,可以从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完善的激励制度着手。围绕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多数农民无法理解新型农业技术的基本原理且无法判断技术所能够带来的收益,这种情况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成为农民和技术间的桥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需要将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需要传递给研究部门,并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农业生产条件、社会治理情景等相融合,以确保新技术可以更好地为地方农业生产服务。为了确保农技推广人员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必须开展针对性的知识体系培训,新型农业技术知识更新最强化、最前沿和最先进知识的培训、因地制宜的农技推广知识学习、请进来或派出去等多种培训模式的应用均需要得到重视,以此不断更新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应努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一提升可从激励层面入手如提高收入水平、健全奖惩措施,同时还需要设法提供可行性较高的自主工作解决方案。
3.2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技术推广还需要设法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市场需求满足、农民的收益提升均属于其中关键。近年来农业生产中资本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小农户技术诉求表达渠道缺失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技术推广不应单纯关注高精尖农业技术,还需要关注小农利益诉求表达,以此实现农民参与积极性提高。在进行农业技术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农户真正的需求是如何被反映出来的。考虑到现阶段农民主体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不高,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技术推广需同时关注农民科学、技术方面的培训,如开办培训辅导班、请专家讲课,这一过程需充分结合农事忙闲的特点并利用新媒体技术,辅以现场示范、上门服务等方式,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将进一步提升,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意识也能够有效增强。在农户的生产经营与农业技术推广之间,要想办法做到完美衔接,还要与农户的增收增效意愿相匹配,只有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才可以更好地获取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撑。
3.3开展针对性的农技研发与推广
为了改善农民的组织水平,还应该想办法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小农户的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劳动条件改善等目的。在技术研发层面,应做好“生计改善型”农业技术推广,以此实现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提升,保证老人等弱势群体能够轻松参与农业生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对农业技术的市场效应和生产效率进行评估,还需要将技术的社会后果、生态后果等都包括进去,既可保证农技更好为小农户发展提供服务,乡村贫富分化问题也能够更好规避。
4结语
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想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农技来支撑。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所述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技研究和应用,为我国的农技发展和应用,提出了一条比较可行的农技发展途径。为了使农技推广工作顺利进行,还应注意优化补贴结构,加强产学研结合,从而保证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12):32-33.
[2]郭江.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1):99-100.
[3]张宏艳.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