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会计课程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王江梅 杨洪梅
  
大丰媒体号
2023年33期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合川 401520

摘要:本文以民办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民办本科院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其次,论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接下来阐述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会计课程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希望对民办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一、引言

信息技术时代,新型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会计教学模式应随之变革,构建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原有传统教学模式,借助于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优势,实现线上线下平台优势融合,产生最佳效果。首先利用有关线上平台推送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做好课前预习。同时充分利用课堂线下教学,发挥教师育人作用。再结合课后评价,了解学习效果,全方位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信息技术时代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民办本科院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会计课程教学以传统模式为主、方法创新不足

会计课程设置门数众多,且大部分为理论课程,普遍存在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等问题。大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未与时俱进,由此导致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创新,仍然是教师作为主要力量,课堂讲授知识,学生做笔记,期末考试,“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加之,会计类课程知识繁多,知识点细,理论居多,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自主性,教学中基本上由教师带动学生学习,由此导致学生知识吸收不足。

2、会计课程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

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繁多,除理论教学内容外,还涉及实践教学内容。但当前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开设的众多会计课程仍然呈现出“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的教学特征。首先,一些民办本科院校缩减了整体课时量,导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量缩减会计课程课时。但会计课程数量又较多,且以理论课程为主,最终导致实训课程门数设置较少,实践教学不足,学生难以掌握实践技能,无法直接适应职场需求。其次,会计理论课程数量较多,会计课程知识繁多,知识点细,理论居多,课时有限,教师为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仍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大部分课时用于了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不足。再者,多数民办本科院校从节约成本角度出发,对于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投入不足,尤其在实践教学方面,实验实训室建设面积不足、设备配置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实践教学需求,加之,实验实训软件购买不足,较少引进当前比较先进实训软件,如“纳税实务软件”无法满足相关会计课程实训需要。最后,高校在教师引进、教师招聘方面也存在不足,教师普遍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由于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不具备企业会计相关工作经历,实践技能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擅长理论教学,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实践教学。

3、会计课程教学以专业知识为主、学科交叉不足

传统会计理论根深蒂固,民办本科院校会计教学内容更新具有一定滞后性。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趋同,加之,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民办本科院校会计教学内容需随之更新。但目前会计课程教学仍存在以专业知识为主、学科交叉不足的问题。民办本科院校的会计教学内容仍停留在传统手工会计时期的知识体系,虽有开设一批实践教学课程,如会计模拟实训、财务分岗实训、会计电算化、跨专业实训等课程,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但并未涉及信息技术运用的相关实践课程,严重缺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财务机器人、财务云等信息技术运用课程。

4、教学设备落后,信息化教学不足

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引起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方式悄然发生变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是民办本科院校改革方向之一。首先,技术变革对会计工作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会计学科也是也是与时俱进,但是,民办本科学习由于教学设施投入不足,更新换代不及时,存在过时,设备落后问题,从而导致会计课程教学落后于时代需求。其次,在民办本科院校会计课程教学方式具体应用中,一些课程也开始结合相关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如大学MOOC、学习通、智慧树、优慕课、雨课堂等平台,但应用范围较窄,未能广泛应用。再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展现与应用集中体现在教学设备的应用,但突出表现在教学课件制作和演示上,对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作用微乎其微。最后,课程教学中缺乏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财务机器人、财务云等信息技术运用的相关课程,导致信息化教学不足。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内循环良性发展阶段,加之信息技术迭代,信息技术应用必然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信息技术时代,新兴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产业间的合作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各行业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大量基础性、重复性的工作正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处理。会计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基于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转变,进而出现供需差异,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困境,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同时,教育部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其中一个方面,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将线上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延伸,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内在质量。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会计课程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1、基于线上平台开展课前导学

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课前预习尤为重要,因此基于线平台的课前导学十分必要,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会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知识点分项目、分任务、建立知识体系。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线上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优慕课、超星等线上平台,上传课程教学资源,发布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并结合任务驱动,发布测试,对学生预习成果进行检验,掌握学生预习情况及程度,明确学生理解上存在难点、普遍存在问题之处,为线下教学做准备。对学生普遍掌握知识点可略讲,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提高线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基于线下平台的课堂教学

线下课堂教学是教学必不可少环节、且为教学中效果最好的环节,能够很好的实现师生互动,交流,提生教学质量,实现教学预期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繁多,理论性强,理论知识较多,且变化快,如财政部发布和修订会计准则,会计理论知识也随之变化。并且会计课程除理论教学内容外,还涉及实践教学内容。对此,基于线下平台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并突出实践教学重要性。

(1)开展“研讨式”教学

首先,教师已了解课前导学环节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接下来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此时,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中心”,着重对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并结合“研讨式”教学方法,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线上学生测试所反馈的知识难点,进行小组研讨。从学生参与讨论、参与发言、课堂活跃度等方面,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进行考察记录,并进行考核打分,计入课程过程性考核。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会思考,加深印象,加深理解,掌握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开展实验实训教学

会计课堂教学,除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外,还要积极结合实验实训进行教学,教师借助基本教学信息设备和手段进行教学演示之余,还要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如开展会计手工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流程、会计核算方法等;如借助EXCEL软件,帮助学生进行财务分析;如借助相关财务软件,帮助学生掌握软件操作技能,提升电算化操作技能;还可以进行跨专业实训,模拟公司实际商业环境、帮助学生认识岗位,了解岗位职责,提升岗位认知能力。最终培养能快速适应会计岗位需求的应用型复合会计人才。

3、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课后践学

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践学是教学实施相互连贯的3个环节,缺一不可,深刻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此,除基于线上平台开展课前导学、基于线下平台的课堂教学,还需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课后践学。通过课后的练习、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巩固学习效果,并使之得到应用。第一,每次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梳理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并有重点、有层次的进行整理,形成文档,通过线上平台发布,供学生使用。第二,搭建一个可快速交流的课程交流平台,如建立QQ群、微信群、钉钉等。实现课后践学环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充分交流,探讨。第三,通过相关线上平台发布随机课程测试,有助于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因材施教。第四,基于线下,根据课堂讲授的知识点,安排学生课后自主开展课后践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小组辩论、仿真操作、情景演练、沙龙等方式,巩固课堂知识[1]。

4、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考核评价

针对会计课程考核评价,需要制定综合成绩评定范围及标准。将学生过程性考核和期末卷面成绩纳入综合成绩评定范围,过程性考核和期末卷面分别占比50%。学生过程性考核则从线上线下课堂活动及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线上课堂签到、线上测试完成效果、线下作业提交、课后践学效果等方面构成。期末卷面则通过期末闭卷考试分数并结合占比进行计算。两者加总最终得出综合成绩。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围绕课程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进行学情学习、教学质量评价,最终提高教学效果[1]。

五、结语

信息技术时代,新兴技术不断出现,推动着各行各业发展,也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此引发民办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合线上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改革,符合信息技术时代发展需求,该混合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是必然趋势。因此,教育部门大力推行混合教学模式,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更新教学观念,支持教师广泛应用混合教学模式,不断推广普及。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源头上提升会计人才培养内在质量,致力于培养符合信息技术时代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淑花,刘津津,谭彩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师,2022,(09):112-114.

[2]刘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税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5):50-54.

[3]刘聪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269-271.

[4]任玲玲,姬艳丽,金忠秀,沈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卫生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化工,2023,(04):169-172.

[5]夏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以南宁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例[J].广西教育,2023,(03):158-161.

[6]王英玫.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17):179-181.

[7]衡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2022,(09):33-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