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一体化”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与评价研究

黄顺进
  
创新教育(学生之友)
2022年12期
广州市增城区荔江小学 511300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贯彻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关键学科,在人才的培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学对象在身心发展中具有一定连续性,同时具有学段之间高低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应该呈现递进状态。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在教学一体化的理念下,如何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良好教学评价的落实,笔者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关键词:教学一体化;学段整合;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研究

引言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要途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各学段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具备法律的基本知识,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正确的评价模式,以此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的真正目的。

一、评价多面化,促进教学协同性

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并且能参与到教学评价中的人,评价的主体具备一定的广泛性。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主要是有教师和学校的教务人员组成的,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课堂评价还不具有代表性。

在一体化教学的理念下,对于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充分扩展,学校的管理层、教师、学生等,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评价中。在多面化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需特别注意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位置,以激发学生的发展积极性为根本,提升评价对于学生的作用。

例如:教学课堂评价时,应参考学生本身评价意见,杜绝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去进行评价。让学生之间的评价除了教师了解的学习空间外,再增加上以学生为主的生活空间,这样教师在参考评价形式时,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合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后都为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但学生之间想要进行评价那会耗费大量时间,对此,教师可以定时的举办相关评价活动,这样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协同性,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将能让评价效果发挥到最大水平。在一体化理念背景下,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应用到大中小学当中,这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能更清晰得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道路指明方向。

二、评价多层化,提升教学规范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标准时,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原则。评价标准要能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发展、道德观念、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在评价标准规范化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学生的进行目标和认知水平,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不同学段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的联动性,从而制定出标准的教学评价标准。

例如:在对学生制定评价标准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能力。在对于“班级生活有规则”的评价标准设定时,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学生要能遵守《中小学生守则》,教师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改为“学生能发现班级中注意卫生的行为以及不注意卫生的行为”,引导能从正面和反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实现对比化教学,树立学生“文明卫生环境”的意识,实现学生思维的扩展。

基于教学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要注意体现引导和导向性、现实性的作用,落实学生道德与法治素质培养。整体进行中还应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制定不同标准,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采取“层次化”的规范标准,为大中小学生的学习评价奠定良好基础。

三、评价多元化,完善教学整体性

教学评价的方法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评价过程和评价方式的开展,是教学评价的核心部分。对于教学结果、教学过程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结果评价是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能有效的检测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的水平。过程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的跟踪,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有效的发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促使教师能及时的调整教学的策略。

例如:在对于教学评价对过程中,首先对于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反思和自评,根据评价标准对自身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在教师与学生进行评价的交流与反馈。从而引导学生对于自身不理解的知识进行分析。在教学评价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采取相互评价的方式,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能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最终实现共同的进步。

想要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的准确性,教师可学生要能积极的探索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还要能认识教学评价对于大的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最终实现教学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推行一体化理念下学段整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应该坚持系统的评价观念,良好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教学评价主体间的配合作用,在评价规则的制定上要依照科学、有效、合理的原则,要符合学科教学发展的规律,以良好的教学评价为导向,实现学生健康的成长、综合的发展,实现道德与法治一体化教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田诗.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策略研究[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出版者不详],2021:918-920.DOI:10.26914/c.cnkihy.2021.061224.

[2]姜春萍.一体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5):80-83.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2.05.01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