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汪维伟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2年5期
浙江双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700

摘  要: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共享与利用的方式,提升了造价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造价管理效率与精准性,当前行业内开始广泛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尤其是BIM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造价管理人员综合分析造价管理问题,结合各个阶段造价管理实际,提出成本风险的应对策略。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造价管理;智能建造;BIM;大数据

引言

智能建造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意义是重大的,其能够对项目成本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面化的管控,从而实现项目成本一体化管理,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业势必会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因此,若能在智能建造技术上进一步深化工程造价研究并推动实际应用,在理念方法上积极接受应新的技术,面向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研究可以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发展。

1智能建造概述

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传统建设的学科融合与产业应用,是以建设领域数据互联为基础的产业链智能协同,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以工业领域4大发展阶段类比,智能建造是建造领域4.0阶段。4.0阶段,定义为基于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简称CPS)构建全生命周期智能应用,以转变产业范式、提高产业效率。作为建造领域4.0阶段,智能建造将基于赛博物理系统构建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全产业链智能协同场景,建立新的产业协作模式,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源集约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1]。

2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1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研究

(1)动态成本管理

通过利用BIM模型加入时间、成本维度,可获得5D模型,施工期间借助此模型可监控实际进度、追踪资金使用情况,并对不同时间段成本情况展开统计、对比工作,及时纠正成本偏差。例如,基于BIM模型可按照进度、部位及构件类型查量,包括物资消耗情况、人机配备情况、周转材料调配情况等,由此可及时调配、管控各种物资,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同时基于BIM模型可快速分解每周任务,有计划完成每日协调管理工作,控制成本、缩短工期。

(2)工程造价信息共享

通过BIM技术构建价格信息平台,归类整理信息平台采集的价格信息和市场询价结果,在信息平台中定期发布相关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对BIM模型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工输入的误差。在数据平台中,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机构筛选、整理采集到的工程指标,并将其发布,为建筑市场中存在的计价主体提供造价信息服务,为社会和有关部门提供公共服务 [2]。

(3)提升工程量计算精准度

BIM模型内的三维图形均是基于参数化设计的,可以落实对项目全部的构架构件开展辨别,可以迅速精准的计算出工程量,随后将工程量清单和施工定额相融合,就可以获得设计时期建设项目的项目造价,与工程的整体造价相较,能了解规划方案是否是一个高水平的方案,进而加强规划时期造价预算的管控。将BIM模型的项目资料传递至关联达软件内,落实工程量的结合,随后凭借关联达的价格平台,找寻人才、材料、装置的实际成本,从而设计最初的具体预算书,给设计带来参考。

(4)设计环节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主要涉及到初期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初期设计时,因为此时还没有比较详细的施工图纸,因此不能更加精准地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造价依然需要应用建筑面积、建筑指标,如果接近投资估算即无需重复计算;方案设计时,针对技术存在难度的位置展开深化处理;施工图设计时,按照设计施工图,计算得出具体的工程量。此环节需要应用到清单计价规范、所在地区定额规定的人工、原材料、机械消耗量标准、费用标准等,计算得到分部分项工程量,作为清单单价确定的依据,随后可以开始相应的取费、汇总计算造价等工作[3]。

(5)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过程中,BIM系统能够实时搜集现今市场经济内变动构件价格信息,采用互联网的模式充分促进工程造价计算的速率。招投标过程中务必要根据施工企业的自身报价定义策略,针对性地深入探讨项目预算与综合单价信息等内容。电力项目造价结果的精确度严重影响招投标的效果,招标信息的流通效果与BIM系统关联紧密,在网络内传递招投标信息数据,能够尽快获得招标企业的反馈意见。

(6)施工环节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主要包含变更管理、过程支付管理、进度管理这三项,变更管理的对象包含量变、价变、变更依据,过程支付主要是编制进度结算,进度管理则是检查施工进度和预期目标的一致性,并且检查施工现场资源配置情况。应用广联达变更软件,对所有设计变更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绘制变更构件,在变更软件中可以单独查看变更增减情况。当前建筑行业的清单工程量多采用据实结算形式,或是直接画上变更部分,进度结算、竣工结算环节,实际发生工程量经过统计即可结束。开展过程支付管理、进度管理工作,利用广联达BIM-5D软件即可满足实际要求,最后在BIM-5D软件中导入算量模型,充分发挥出施工环节的BIM技术优势[4]。

(7)快速结算工程进度款

通过BIM模型可自动存储、分析相关数据,快速完成工程量的拆分工作,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数据,造价人员可利用模型精确统计特定阶段工程量,并完成工程计量申报表编制;同时利用BIM模型的共享功能可提高建设方的审核效率,高效完成结算工作。对实际工程进度款进行分析,结余或是超支都要分析原因,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成本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2.2大数据环境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

(1)数据标准的统一

随着大数据时代发展,通过构建统一标准,能够有效消除这种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信息差异,为数据的顺利交换奠定基础,无需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需要能够规范的录入非结构数据、半结构数据以及结构数据,确保除了文字之外,图片、视频等类型的数据都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

(2)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

数据信息操作专业性较强,所以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时要尽可能的简化,可视化操作所针对的就是数据信息的展示,通过图表或者图形的方式来进行展示,从而便于大家理解。在大数据时代,对于可视化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标准,当然也需要分布式数据库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可视化技术的推广和研发,让更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能够掌握这项技术,从而提升整体的造价管理水平。

(3)数据库的应用

当前,随着数据信息量的爆发式增长,非关系型数据已经成为了目前最为主要的数据储存类型,因为关系型数据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非关系型数据通过对各地服务器所储存的数据进行交换,来实现数据储存的有效延展,并提升数据信息的实用性。从大型工程项目的角度来看,其中所涉及到的资源较为丰富,所以需要结合这一特点来建立分布式的数据库,而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则仍然采用的是政府所建立的统一数据库。

结束语

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传统建设的学科融合与产业应用,是以建设领域数据互联为基础的产业链智能协同,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传统的造价管理理念与方法也需要革新,只有适应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才能发挥出技术最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烈云.智能建造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

[2]刘占省,孙佳佳,杜修力,等.智慧建造内涵与发展趋势及关键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9(24).

[3]陈克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现状及解决策略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

[4]何伟翡.我国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中国房地产业,2019(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