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

刘静静
  
电子乐园·下旬刊
2022年4期
乐陵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 253600

摘 要:风景园林的绿色施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满足低碳绿色化的建设目标,在建设风景园林的过程中,要以生态理念为基础进行绿色施工,本文就具体的绿色施工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生态

引言

绿色建筑理念彰显了全寿命周期下的节约、节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内容,其也是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场所。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高质量的建设成效。当下面对碳中和、减排等战略背景,发展绿色建筑是当前建设领域实施“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方面。

1绿色建筑与园林景观含义及其生态性

1.1绿色建筑分析

所谓绿色建筑不单纯指的是绿化建筑,而是需要考虑到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效融合,并且基于建筑体自身的结构特性以及使用功能条件,在整个建筑体内对各种资源消耗量进行有效控制,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让人们可以养成一种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通过节约能源打造出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状态,而并不是单纯的一味索取发展模式。建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特点:首先,建筑体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可以保证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和平共处状态,达到互利共生与和谐统一;其次,针对经济体的各项使用工作指标实施优化和完善,有效满足人们对于物质方面上的需求和标准,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有效考虑到各种不同类型建筑体的性能情况,并且在保障外部采光条件和保温隔热功能良好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外部环境噪音的吸收效果,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安逸和舒适的居住空间,同时将节能低碳环保设计工作理念有效融入到建筑设计工作中,可以推动我国建筑事业不断朝着更高目标和方向上发展。最后,绿色建筑强调的是节能减排,以及对各种材料使用的绿色环保性能,要最大程度上控制资源的浪费问题提高建筑体的环保性能。

1.2园林景观

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空气环境质量,在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搭配各种不同类型的植被花卉,对所属区域的城市环境进行净化和美化处理,有效提高绿色园林的美观性效果。通过借助不同的规划设计工作要求,保证人和自然环境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和谐共处状态,城市的外观进行美化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破坏严重。因此,为了遵循国家所提出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工作目标,需要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绿色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建立起更加舒适的环境条件,同时保证其中的生物可以更好的繁衍,要对园林景观地址进行合理选择,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条件,进一步加强城市绿色生态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避免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更加适合生活的环境空间。

2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现状

2.1未了解绿色建筑概念

依据上述提及的绿色建筑含义,可总结为5大指标,即安全耐用、健康舒适、方便居住、节约能源、生态宜居。但由于设计人员未能了解当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从而导致无法从5大指标中实施有关的设计内容,且缺乏对绿色环保技术的掌握,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设计体系与技术保障措施,这种情况无疑影响了我国节能、绿色建筑的发展战略以及实施效果。

2.2未体现地域特色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因设计人员对当地历史文化不够了解导致所选择的设计理念基本相同,不仅无法体现生态性理念,也会导致园林景观设计与当地城市文化不符,无法体现出地域风格以及城市自身的特色,这种缺乏创新的设计内容也影响到了景观设计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步伐。

2.3未重视生态环境安全

面对当下生态建筑理念的发展,部分设计人员未能重视生态环境安全,导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无法按照生态建筑理念最大限度地达到节约能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降低污染等要求,无法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实用、有效的使用空间,这种情况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理念背道而驰,也无法达到我国提出的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的战略建设要求。

3绿色建筑的生态性应用

3.1丰富植物造景

(1)不同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使观赏者产生不同的感觉。例如,不同植物在通过其形体和纹理的反差后可形成独特的景观,并且避免了单调的设计样式,外形相近的植物往往会在视觉上形成统一的整体,自身或与整个群体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形成一幅和谐的植物造景设计。且在某种设计中可使用主要的植物形式,并保障实现整体设计效果,可按照园林景观绿地类型、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合理选用植物,使其具有多种功能,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不同的植物景观布局和配置形式下,可形成多样化的园林景观空间,使其产生不同的生态性效果。(2)变化与统一。植物形态、色彩、线条、质地和比例的不同与变化,表现出多样性,并运用其相似之处来达到统一。以园林景观“竹园”为例,整齐性体现在竹叶上,而变化在高矮、粗细、颜色、节形等方面可将其按照停止的竹竿进行细节化设计,且植物在设计时应达到对比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对比,主从与侧重点,层次与背景等方面进行考量。

3.2生态景观设计与园林景观融合

在打造绿色风景园林的过程中,人们希望呈现一种自然的和谐之美。为了迎合这一需求,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园林的整体效果和风格。生态景观设计应该有效地融入到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之中。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设定好相应的位置,以及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否符合风景园林空间的环境特点。只有打造风格一致的居住环境,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加多元的体验。生态景观与风景园林建设施工的结合,是为了达到一种和谐的自然审美状态。这种和谐应该基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构想,让风景园林变得自然化。在追求这一目标时,要明确设计的基本生态理念,将植物与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只有相互包容才能够实现生态景观的价值,让人们感受自然的美好。

3.3设计图纸与施工技术的对接工作

对于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来说,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加强对设计工作的重视,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在工程进场施工阶段,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绿化植物,进而提高风景园林工程的生态化效益。对工程方案图纸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关注重点工作,提高工程的绿化率,在图纸中标明施工细部标准,进行详细标注与文字说明。编制工程设计图纸后,设计人员需要与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技术对接讨论,深入分析设计图纸中的施工要点、关键技术,保证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通过施工环节与设计环节的有效对接,对于构建现代风景园林绿色建设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不但包含各种绿色植被,同时对于绿色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同样非常关键,绿色建筑倡导的是低能减排,同时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为目标,符合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工作目标,并且绿色建筑在各大园林景观当中表现出的生态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需要引起相关设计工作单位的高度重视,充分保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杜晋泽昱.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20,27:123-124+194.

[2]王涛.反季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20,6:250+252.

[3]王勤华,李建起,任有华,郭迪洪.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对园林景观绿化种植质量的影响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12):43+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