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路径研究
摘要:自从国家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与双碳目标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一项长期的发展任务,特别是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实现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关乎到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以能源电力行业为例,对当前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减污降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提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路径。
关键词:绿色发展;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推进能源电力行业减污降碳,可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保障。我国的碳排放量要远高于其他国家,而所有的碳排放量中,有90%以上都源自于能源电力行业,而40%以上为发电行业排放的。所以,若要实现降碳目标,就必须由能源电力行业入手,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有效减污降碳,确保绿色中国建设任务顺利达成。[1]
一、当前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减污降碳存在的问题分析
1.能源行业体量巨大,污染物及碳排放量过高
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能源的体量巨大。通过分析能源结构可知,我国有着丰富的煤资源,油气相对较少,尽管近些年已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但煤炭的消费结构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占比达到56.8%。因在燃烧煤炭过程中,其会排出众多的污染物与碳,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体量庞大的情况下,导致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在减污降碳方面有着更高的难度[2]。
2.能效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仍需优化
通过分析能效可知,我国在近些年已快速降低能耗强度。近些年建设的煤电、钢铁等项目,能效指标都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能耗强度依然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2-4倍。在用能方式方面,北方冬季大量使用小锅炉与散烧煤来取暖,使得空气污染风险大大提升,环境保护也随之增加了压力。稳步推进煤改电之后,北方的冬季取暖状况也得以改善,但电能消费在能源消费方面占比依然不足,低碳替代空间仍然非常大。
3.能源科技创新不足,过度依赖进口
尽管在新能源、煤制油气等领域,我国已具备一定优势,但关键核心设备依然过于依赖进口,在该领域的技术设备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产业链还需不断提升现代化水平,不断创新发展。
二、推进能源电力行业减污降碳的策略
1.促进能源消费升级,提高能效水平
能源电力行业若要实现减污降碳的目标,必须要首先提升能效水平,这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必须要对钢铁、建材等耗能极高的行业进行产能限制,多措并举逐渐降低煤炭散烧量,直至散煤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构建完善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加大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能够提升综合效能;加快交通领域中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不断降低各交通工具的耗能;引导居民积极应用电动化出行,助推我国能效水平的提升,为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全面助推清洁能源的发展
用清洁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是减污降碳工作开展的直接途径。而在此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应用力度,使其能够逐步转变成主体能源。无论是要实现碳达峰或是碳中和的目标,都应提升非化石能源的占比量,且该比例在今后仍然需要不断提升。通过分析各类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可知,我国会不断提升电煤消费的占比,除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量也会持续降低。预计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在未来的20年内都会实现达峰。
3.不断优化终端消费结构,促进终端电氢替代
终端电氢替代是减污降碳工作开展的关键举措。清洁能源要深度替代化石能源,就必须要提升终端电气化率。氢能是除了电能之外,能够大规模输送的零碳能源,也可替代化石原材料,由于太阳能、风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氢能相比之下更为稳定,继而获得广泛应用。若是能够建立电氢互补的供应模式,可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优化,使得低碳能源更好地替代化石能源。
4.精准定位煤电的发展,提升煤电的发展质量
能源电力行业若要进行减污降碳,精准定位煤电的发展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一是要对煤电项目进行严格控制,落后煤电机组不断淘汰。原则上专门用于发电的煤电项目是不再新建的,并将高耗能的落后机组进行淘汰。二是促进“三改联动”工作的开展,选择可行性强、经济适用的技术改造路线,加快现役机组的改造升级步伐,保障污染物达到超低的排放量。三是探索煤电低碳发展路径,明确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安全需要的煤电规模,并探索低碳、零碳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由此实现低碳转型目标。
5.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首先,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使得新能源成为了主体电源。新能源作为系统主体,不仅可拓宽新能源的接入规模与占比,还应采用智慧化调度、配置储能等方式,使得新能源电站可为电能提供更强大的支撑,继而减少调节性能源需求量,实现减污降碳的目标。其次,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先进的技术来不断优化电力系统,使得系统的功能更为完善,运行能力达到更强。能源电力行业时今后前沿科技应用的关键领域,促进科技创新可使得减污降碳达到更好的效果。
6.深化改革能源电力体制,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今后应不断推进能源市场体系的建设与优化工作,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清除各行业之间的壁垒,使得能源资源能够更为公平、科学的配置,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同时,还需要促进电力市场的改革,加快推动碳市场、绿色市场的建设,使得各市场能够协同合作;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使得市场主体拥有更充足的活力,使得市场能够公平竞争,稳步发展,市场和政府间的合力效用也可更好地体现出来,一同为能源电力行业提供保障,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的达成。
基金项目:哈尔滨金融学院2021年院级课题“双碳”目标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及路径优化研究(E022021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力,冯相昭,马彤,高健. 典型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潜力评价研究:以渭南市为例[J]. 环境科学研究2021,(10):1-16.
[2]王希莉. 生物质能源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处置核算实例分析[J]. 节能与环保,2022,(0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