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乐为题 活在健康 基于科技与社会工作服务赋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营方案

何则锐 何娟
  
领域媒体号
2022年18期
福建省民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人社会,怎样做好当前社会“适老”服务的状况,比社会其它工作显的更为突出,基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本文通过科技手段结合社会工作的方式一起介入养老运营,从而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及对策,用数字技术的成果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和服务效率,把社工服务自身的专业优势为社区养老提供直接的服务,两者结合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注入全新的运作模式。

关键字 科技 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 智慧养老 社会工作 社工服务

一、总体思路

弘扬孝文化,挖掘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符合社区实际情况,具有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结合科技手段把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以及社会工作服务赋能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便捷,温馨的照料服务,为建设平安、和谐、幸福社区做贡献。

二、运营定位

打造差异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老人服务需求为导向,开展乐老主题活动与嵌入式养老服务。

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服务,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嵌入社区各种养老资源, 在不脱离老人熟悉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背景下,既能为社区老人提供机构养老的入住服务,又能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入户养老服务,可以方便老人们经常回家看看,满足了老年人对家庭的依恋,同时,也方便子女们在工作之余回来看望父母,给予老年人亲情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

照料中心以乐老为主题活动,通过社工服务开展各类活动,形式为棋类、唱歌、球类、健身、读书读报、评书、象棋、舞蹈、养生健康、剪纸、计算机、书法绘画、诗词文化, 戏曲文化等多样化文娱活动项目。

活动过程中如果受到场地面积所限,无法举办大型的聚集性老年人活动,界时举办活动需要借用其它场地,小型小班制活动可以满足,各社区服务站在满足条件下举行小型小班制活动。

三、项目服务方案

(一)服务对象

为辖区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本着“由点到面、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多措并举”的原则,完成好工作任务。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三类人群的服务保障工作。

1、重点服务好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居住在社区的、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防止出现“孤独死”等冲击社会心理底线的现象发生。

2、全面关照好独居、空巢、失独老人。对居住在社区的、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独居、空巢、失独老人,提供上门心理慰藉关怀服务。

3、切实保障好健康活力老人开展活动。对居住在社区的健康活力老人,由社区通过开办老年大学、开放相关设施、场所等方式,为健康活力老人学习、娱乐、健身等相关活动提供便利和服务。

(二)服务的目标及主要功能

1、照料中心的成立,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2、搭建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平台,通过民昇康养智慧养老平台,发挥辐射和拓展功能,为更多的老人提供满意的养老服务。

3、坚持立足实用、不拘形式、注重实效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看得见、摸得着、老年人得实惠”的生活照料、家政维修、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项目运营模式

采取“无偿+低偿+有偿”的收费模式。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助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实施志愿者服务,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和市场化有偿服务相结合,坚持个别化和广泛化服务结合的原则,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健康养生、旅游、助浴、助医、精神慰藉等一站式服务。

1、低偿服务

服务对象:指定的“五保户”特困人员、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三类老人列入低偿服务对象。

2、有偿服务

(1)有偿服务对象:指定村/社区 60周岁及以上老人。

(2)有偿服务内容

生活照料服务:理发、洗衣、洗床单和被套、洗澡、代购、代缴费用。代收和代发快递、配餐、就餐、送餐等。

医疗保健服务:测血糖、足疗、康复,体验、按摩、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助医就医。

精神慰藉:上门探访、临终关怀和家属哀伤辅导。

3、政策经费保障

(1)无偿提供运营场所(含村级幸福院/养老服务场所)。

(2)养老助餐服务,若需送餐上门服务可适当增加成本费2 元作为送餐费用。(服务半径不超一公里)

如果有多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可通过选择其中一个服务站作为助餐的中央厨房,通过民昇智能养老平台进行报餐、统一配送到各个服务站就餐。

(3)政府应积极协调村委为运营方提供运营场所(含村级幸福院/养老服务场所)开展为老助老服务,每年按当年民政部门拨付运营补助费用多少,全额拨付给运营方。

(4)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所在社区应积极配合运营方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协助化解运营矛盾,做好村民工作。

(5)提供社区内居家养老的孤寡优抚对象、农村“五保”、低保老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等老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基本数据”等相关数据资料。以便信息平台数据导入,建立会员档案,协助上门核对信息及开展服务工作。

(6)允许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含村级养老服务场所)运营提供 24小时养老托幼服务。

(7)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含村级养老服务场所)运管日常零星维修所产生费用,可由政府和村委承担。

(8)为建立长效关爱机制,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发动乡贤、社会爱心单位或个人。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为老年人捐献爱心,所得捐赠资金用于改善困难家庭。活动场所增添服务设施以及节日、生日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4、工作人员计划

本项目采用聘请专职工作人员+兼职工作人员+社工服务人员+志愿者人员模式结合运营,成立专业管理团队,每人按分区负责制+聘请的各种类型工作人员,确保各个社区服务站有专员驻点并进行运营管理。

(四)建立社区健康驿站

打造“智慧物联网慢病管理服务系统”。

依托云平台管理系统为每个社区长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随访服务,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提供远程慢性病的实时监测服务,为辖区居民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组织义诊活动;为有居家养

老服务需求的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养老方案。

(五)跟踪、反馈、监控评估机制

为了规范和保证服务质量,中心通过社工将制定回访制度,反馈,监控评估等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流程方案,对服务的成效进行评估、总结、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1、回访制度

中心将制定服务回访制度,对服务的受益者进行回访,跟进服务的效果。

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的抽样回访,并做好回访记录,并在社区老年人中开展满意度抽样调查,作为中心工作调整、改进和服务成效评估的基础。

2、意见反馈

为了更好地提升服务技能,中心对设施健全、食品医疗、服务人员和被服务人员等安全防范与风险规避机制十分重视,积极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改进和调整服务,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和伤害事件的发生。也会对未参与过中心服务的人群进行采访和调查,询问他们需要的服务,在此基础上完善中心的服务内容,涵盖更多人的服务需求,实现享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占社区老年人的 90% 以上。

3、监控评估

用人单位和专家监督、评估,用人单位和专家对服务有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对项目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项目是否按照计划开展进行监督,并按照协议内容,对中心在各方面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机构实施监控,一是职业操守监督。机构将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进行监控,定期走访社区,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积极性,确保工作人员遵守职业操守,坚守助人自助的服务宗旨。二是服务进度监控,确保服务计划按时完成。三是服务成效监控。机构将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抽样回访,确保服务成效。

定期组织评估,机构每年都会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包括同事之间的评估,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评估、服务对象对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评估,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估等,全面了解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对他们进行考核,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六)实施内容(社工服务)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2008年

[2]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上海工会学院公共管理系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12

[5]杨筱佳,赵亮,罗佳艺,任子明,沈火林.“互联网+”时代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评价[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6)

[6]王斯海.(2019).成果导向下师生共进"立地式"科技与社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科技风(36), 1.

[7]王伟鑫."关于物联网的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山东工业技术 18(2015):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