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铝模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研究
摘要:基于铝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具有通用性,能够解决常规爬架结构体系中常见的问题。本文围绕拉杆制作、拉杆安装(包括套管的定位预埋、底座与楼板的拉结、针对可调式斜向拉杆以及底座的连接、调节可调式钢拉杆的长度以及拉压杆的高度、钢拉杆顶端与爬架导轨之间的连接)要点进行介绍,希望为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铝膜体系;外墙线条拉通;建筑爬架拉结
引言:现代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如很多城市新开发的民用住宅区、商业综合建筑体均属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导致很多常规的施工工艺已经不再适用。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铝膜体系、爬架结构体系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悬挑脚手架相比,基于铝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建筑爬架拉结施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安装效率较高,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总体而言,铝膜+爬架是现阶段针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标准配置,具有较强的分析价值。
1.基于铝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原理简析
1.1铝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特点
基于滤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的特点如下:其一,整体操作过程简单、效率高——只需在主体结构和爬架悬臂端设置一道钢材质的拉杆,即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工艺中普遍存在的爬架与外墙线条冲突的矛盾[1]。不仅如此,这种工艺还能够大幅度提高爬架结构体系的安全程度,并使外墙拉通线条能够随着主体结构,通过一次性施工便可成型。其二,这种施工工艺现阶段已经全面实现了“标准化”,主要体现在构配件、施工、人员安排等方面。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在前期准备期间,技术人员只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结构体系的拼装并通过安全检查后,即可投入使用。其三,此种施工工艺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所有构配件的制作材料均为硬度、强度达到一定标准的钢材料,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工程竣工后,按照既定标准拆除建筑爬架之后,只要各个构件未受到损害,便可以在后续开展其他工程时继续使用。
1.2铝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原理
此种工艺的原理为:其一,常规拉通线条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在第三道附墙支座的位置,安装爬架。本工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为:在该处位置设置一根可调式拉压杆,用于实现对结构楼板与爬架导轨的连接。与此同时,这种设置还能额外提供“刚性拉结”。其二,通过在建筑楼板内预埋套管的方式,使之成为拉压杆与结构楼板之间的“拉结点”。为了提高结构体的整体稳定性,应该使用M32螺栓完成固定。其三,在实际应用期间,可通过调节钢拉杆的长度,实现对钢拉杆、爬架导轨拉结点高度的控制。进行该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可以有效降低拉结点上方的悬臂高度,最终使钢拉杆能够通过螺栓,与导轨的内孔完成拉结。总体而言,基于铝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的操作相对简单,难度不大。
2.基于铝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的应用流程
2.1总体应用流程
此种工艺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总体应用流程为:①完成楼管处套管的预埋;②在爬架爬升之后,使用螺栓,实现对钢拉杆底座与楼板的固定;③同样使用螺栓,对钢拉杆的下拉点与底座进行固定;④实现对钢拉杆长度的调整,相关要求为:保证位于上拉点上方的悬臂高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⑤使用固定支座,对钢拉杆的上拉点与爬架导轨进行固定。
2.2工艺应用要点
2.2.1拉杆的制作要点
拉杆的制作要点如下:针对钢拉杆,应该采用全钢定型制作的工艺。这一工艺可分为三个阶段完成,对应拉杆的三个部分。第一个阶段即拉杆的第一个应用部分是楼板拉结部分,第二个阶段是拉杆的可调整区,第三个阶段是拉杆与爬架的导轨拉结部分[2]。
2.2.2拉杆的安装要点
(1)套管的定位预埋作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对上文提到的“无法安装爬架的第三道附墙支座”对应的飘窗位置以及空调板所在位置,完成导轨位置的选择。确定位置无误后,应该在此处预埋套管,具体的型号为φ40。
(2)底座与楼板的拉结。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应该对外露部分的套管进行切除,之后应该对固定用的螺栓加入垫层,之后旋紧螺母。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该在楼板上部选择合适位置,之后穿过设置在拉压杆底座的中间位置的圆孔,将预埋套管拉出。完成上述作业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在楼板底部的螺栓位置处加上垫圈,之后旋紧螺母,实现加固。
(3)针对可调式斜向拉杆以及底座的连接作业。在完成底座与楼板的连接作业之后,施工人员应该聚焦可调式钢拉杆的底端孔洞以及底座耳板上方的孔洞,对准二者的位置,之后插入螺栓(型号为M30),将二者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加固。
(4)调节可调式钢拉杆的长度以及拉压杆的高度。将可调式钢拉杆的底部与底座进行连接、固定之后,施工人员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对钢拉杆中间段上的螺栓进行伸缩调节。该项作业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钢拉杆顶端以及导轨之间的距离进行有效调节。该项作业期间的注意事项为:完成钢拉杆以及导轨的拉结作业之后,施工人员应该立刻查看设置在爬架顶部的悬臂当前的高度,这一参数值绝不能超过允许的范围,否则有可能对整个爬架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5)钢拉杆顶端与爬架导轨之间的连接。完成对钢拉杆高度的调整之后,施工人员需要立刻开展爬架导轨与钢拉杆顶端底座之间的连接。该环节的注意事项为:爬架导轨内部本身存在孔洞,只需将有关构件的孔洞对齐,穿过螺栓后拧紧螺母,即可完成加固。
3.结语:综上所述,基于铝膜体系的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在现代复杂的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总体而言,这种施工技艺并不复杂,施工人员只需按照标准流程,完成多个工件的安装,确保稳定性,即可投入使用。在工程竣工后,同样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完成各个工件的拆除,以便后续继续应用。总之,这种工艺具有较多的优点,应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培,郭高阳. 铝模体系下外墙线条拉通的建筑爬架拉结施工工艺研究[J]. 砖瓦,2022,(03):159-161+164.
[2]肖星星,孟珊,秦湜,等. 特殊结构爬架附着拉结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