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寿命与安全评价方法探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日趋完善,极大的便利了大众出行,同时也为社会经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城市轨道交通体系设备众多,构成极其复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设备寿命与安全问题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对此,有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探知投入运营中的设备风险,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寿命;安全评价;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若存在安全风险,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有必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寿命及安全展开评价,在分析影响寿命以及导致安全风险产生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可靠的分析机制,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作出整体评估,有便于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寿命与安全评价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作为我国交通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着,目前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倾向。当轨道交通多线路同时运营时,项目风险预警以及统一管理的难度比较大,而一旦有安全风险被忽视就有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目前地铁和轻轨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涉及到供电系统、土建工程、通信系统、机械工程等多个专业和多个工种,且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客运量大,封闭性强等特点,发生事故时应急疏散的难度比较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列车以及轨道站点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于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寿命及安全评价是针对系统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强化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监管,对设备寿命及运营安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查找线路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对其风险程度进行分析,以建立可行的应对策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整体监管与风险防控水平。
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寿命及运营安全影响因素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中,涉及到多种种类以及数量庞大的运营设备,受运行时间以及运行环境的影响,设备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进而导致性能受到影响,不但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威胁运营安全。使用寿命即是指设备在投入使用到终止使用的时间,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有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维护成本、设备性能、安全要求等多方面。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给予多方面考虑。除此以外,人为操作不规范、所使用材料不合格等也容易导致运营安全受到影响。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涉及到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要绝对杜绝安全事故,显然不太现实,但通过合理评价与科学应对,能够有效防范重大运营事故。。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寿命与安全管理要点及具体评价方法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寿命与安全管理要点
1.建立健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
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安全需要依托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够贯彻安全管理理念和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对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结合轨道交通运营实际与已有的管理经验,来建立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标准。
2.明确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过程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寿命与安全的因素众多,因此在安全评价中也应该基于综合考虑,明确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评价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识别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对轨道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侧重于对其中的风险点进行讨论,并根据风险等级进行排序;第二,对高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风险致因,然后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第三,在采取的控制措施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评价检查表,以精准追踪管理风险。
3.有效采集反馈数据
在建立安全评价体系中,必须全面有效收集反馈数据,以确保安全评价体系的完善高效。可将有关设备运行等数据储存到相应的系统中,由相关工作人员来负责数据信息整合处理,对这些数据进行合理分类,而后再将其传输到反馈系统中,做出有效评估。
4.强化设备更新管理
为提高安全评价体系应用价值促进相关工作开展,就必须重视设备更新管理工作,可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相关的设备信息采集平台,并借助仿真软件对设备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模拟和评估,由此了解设备的使用状态。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寿命与安全评价方法
1.事故率评价法
事故率评价法具有可比较性的特点,主要可分为综合事故率以及简单事故率这两种类型。简单事故率主要是从一个单一指标(包括线路事故发生率、地点事故率等)来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水平作出评价,相对而言,不如综合事故率分析法评价全面[2]。而在综合事故率分析评价法中,也容易受到相关人员的主观认识影响,从而影响结果的合理性。总之,事故率评价法主要以比较直观的事故数指标来进行评价,指标具有合理性,但是也容易引发错误评价。
2.系统分析评价法
经由系统仿真分析能够对政策变化、系统结构等因素对系统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系统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规律模型。系统分析评价法又包括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等。这种方法比较依赖于人的判断,由于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这种评价结果的主观色彩较强。
3.模型评价法
模型评价法是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定量函数关系模型。主要的模型评价法包括经验模型和统计分析模型。经验模型较为实用,但由于数据易受到地域以及交通条件等的制约,缺乏可比性。而统计分析模型需要用的大量统计数据,在国内应用比较少。
目前我国还较为缺乏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模型,除了上述几种评价方法以外,比较常见的还有多级可拓评价法以及灰色聚类评价法等等,各种评价方法各有其优劣和适用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发挥出评价方法的作用。
结语
设备寿命与安全评价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有效规避和防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提升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权小勤.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体系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2021(25):131-133.
[2]高健龙,康鹏举,车小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智能城市,2021,7(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