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脉象仪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摘要:脉诊客观化是指结合现代科技成果,以现代技术为基础,采取客观手段采集脉象,分析相关脉图参数,进而反映全身病理生理指标的变化。脉诊客观化避免了传统中医脉诊的主观因素,对临床诊断和疾病预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脉象仪;研究;临床应用;进展;
一、脉诊仪的研究
研制与开发脉诊仪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重要部分。中医脉诊仪的关键部分是传感器,而关键技术部分就是探测脉象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是。中医脉象的概念是一个多维的空间概念,包括脉搏的位、数、形、势等基本要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观念以及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有的需求,所以,脉诊仪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现代人们不断对中医脉诊进行研究,研制出了许多不同种类及不同检测方法的脉诊仪。依据临床实践经验,随之观察发现,中医现代脉诊仪的设计及使用有不可缺少三个条件,分别为全息检测、动态定标和象模型分析。通过前期的文献阅读,整理出一些临床常用的脉诊仪。整理出常见的脉诊仪,有北京的BYS-14型四导心电脉象仪和TP-CBS型;上海的MX-5型、HMX-4C型和ZM-I型、ZM-II型脉象仪;天津MTY-2型脉图仪等。整理出常见脉诊仪主要有上海中医药大学的ZM-I型脉象仪、ZM-III型智能脉象仪、ZM-300型脉象仪等;沈阳腾龙东医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所开发的TL-MZ-XM-II型三探头脉象分析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自动加压脉象仪、TD-III中医脉象仪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诸多学者根据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自行开发研究相对应的脉诊仪。根据单头式压力传感器设计的MXY-1型中医脉诊仪,该传感器可像手表一样固定在手腕上,通过螺杆进行压力调节。这种传感器的传膜是使用理化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将其置于桡动脉上时,可与皮肤保持良好的接触。设计的脉诊仪,由脉诊传感器、低噪放大板,以及USB数据通讯系统组成。根据实时检测脉搏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脉搏分为4层测量水平。根据双头式压力传感器,其主要由外围传感器和中心传感器组成,分为两路信号,即能区分出血管径向搏动力、轴向张力、血管等效硬度等力学指标。研制的一种三头式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同时检测寸关尺三部脉象,并能在三个方向上(桡动脉纵向,径向和垂直方向)灵活方便地进行调节。根据动脉血管搏动变化的原理,研制了一种光学传感器,可灵活地安置于指尖微小动脉、桡动脉等处,从而获取动脉脉搏波形信息。利用电容传声器作为传感器,利用间接藕合方式提取脉搏信号,还自行设计了空气祸合腔,将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设计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中医脉诊仪同样也采用电容传声器作为传感器来采集脉搏信号。研制的中医脉诊仪采用的是一种复合型传感器,主要由超声信号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辆合而成,也可与光电容积传感器和心电传感器联合使用。即是复合型传感器作为灵敏的传感元件,得到的也是复合的中医脉象信息。采用这种传感器的中医脉象仪还有一个优势,便是将中医脉搏波图与心电图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脉搏传导速度、血管弹性等参数。近年来,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新方向,对于金氏脉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中医理论对于脉象的描述,多是采用自然现象比喻的方法,因此使得脉象概念笼统、很难掌握,继而导致了脉形理论的非确定性。以整体观和辨证观的理论思想为特点,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疾病的定位、定性、定量作出诊断,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提供了脉诊客观化的可行性依据。就对于基于金氏脉学的脉诊仪的关键技术及脉诊仪做出分析,主要从时域方面对波形进行分析,运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从频域和时域方面对脉搏波进行分析,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脉诊仪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中医脉诊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脉象仪的广泛应用,脉诊信息的分析精确,中医脉诊的诊断愈来愈精确,也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运用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分别对恶性肿瘤患者9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30例和正常人群30例进行双手六部脉象的动态采集。结果恶性肿瘤组脉象出现明显的特征性改变,其中以涩脉及其变异脉和双峰M波最典型,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揭示相关脏腑功能等病理变化,进一步确定脉象与病机之间的联系。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ZM-IIIC型智能脉象仪,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和健康人进行脉图的检测分析与对比,发现脉图参数可作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应用TD-III中医脉象仪,观察脂肪肝患者与正常人的脉象及参数,发现定期监测脉象并进行相关干预对于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采用ZBOX-I型脉象仪对Ig AN脾肾气虚型患者及健康成年人进行三部脉图的测定与分析,结发下脉图可作为IgAN脾肾气虚型中医辨证及的临床诊治客观指标之一。实现远程脉诊,通过中医脉象仿真系统在仿真手上模拟仿真患者脉象,达到虚拟仿真的效果,最终由专家进行诊断。通过研究脉诊与针灸的关系,发现正确的使用脉诊,有利于提高临床的疗效。根据中医理论,四诊合参,抓住主症,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脉象仪的应用不仅仅在国内,国外当中,对于脉象采集装置,即脉象仪有很高的利用率,在临床上使用广泛。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脉搏与血液动力学相关进行分析与检测,通过采集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提取脉象波形图,进行特征提取分析,其次综合检查相关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继而得到二者相关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肺部超声等主要指标,再结合胸片等,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初步探究,发现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肺部超声可以作为筛查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指标。
总之,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愈来愈广泛,各种脉象采集与分析装置及方法也愈来愈成熟。中医脉诊客观化不仅弥补传统中医脉诊的不足,更加使中医脉诊具有现代化的特色,继而为临床做出更多的指导。四诊合参,辨证论治,中医传统诊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中医愈来愈具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龚勤.中医脉诊研究与临床应用.2019.
[2]张珍,浅谈脉象仪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