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国家金融安全视阈基层央行保密管理工作重要性及其对策探析

方薇
  
领域媒体号
2022年24期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 201315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普及,基层央行计算机信息安全和信息保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论文主要从信息保密视角来分析信息安全泄密物理因素、网络因素和人员因素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 :信息安全;信息保密;防泄密

引言

随着全球化加大加深,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信息特别是科技技术信息成为了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与之相关的是,关键信息的保密也随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我国来讲,保密一直是党与国家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其不仅与党与国家的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息息相关,而且还事关国家的改革、稳定以及各项国家利益。因此,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责任重与泰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成为了当前的重点之一。

从金融领域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均高度重视金融稳定的维护,世界各国(地区)中央银行法律制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在许多国家呈现出法定化的趋势。《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一方面,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维护框架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也在于充当最后贷款人并维护金融稳定。所以,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视角全面审视并完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成为中央银行有效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基本制度保障。一是面对高科技的发展,要改变过去那种只要关好门,锁好柜、管好文件就不会泄密的传统观念。而是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秘密信息安全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学习保密知识,不断强化保密观念,筑牢思想防线。二是要针对存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保密知识缺乏和认识模糊等特点,加信息安全与技术。

一、当前基层央行保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力量不足,重机构轻保障

当前,虽然基层人民银行都普遍成立了保密委员会等形式多样的保密工作或保密管理组织,保密工作机构日益健全,但“四缺”现象仍然严重,即缺专职人员、缺专款经费、缺设备保障、缺技术力量。在基层行由于人员紧张大都没有配备专职的保密岗位人员和技术人才,人员普遍年龄老化,保密工作经费大多是临时性划拨,缺乏制度性保障。

(二)意识不强,重便捷轻规范

基层央行工作人员保密意识普遍淡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项工作的新时期,传真机、复印机、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的普及应用,以及互联网、智能手机广泛运用的今天,在使用电子产品处理资料时,只图省事快捷,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如擅自复印密级文件扩大知悉范围、涉密计算机违规连接互联网、在互联网用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将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等案件都是岗位人员保密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不强的具体体现。

(三)执行不严,重制度轻落实

按新《保密法》的规定,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文件,无论是否导致泄密都属于违法行为,这也警醒我们,保密工作既要抓好涉密计算机的保密管理,也要抓好非涉密计算机的保密管理。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保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人民银行随着无纸化办公系统、支付系统、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等各大重要系统的不断推广。而网上窃密、计算机病毒与网络黑客与日俱增对金融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手段不够,重人防轻技防

信息科技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信息逐渐数据化和网络化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信息设备、信息网络进行复制与传播,突发性、隐蔽性和迅速性远超以往,基于信息技术的窃密手段和泄密事件层出不穷,仅仅依靠人的保密意识已经无法满足保密要求,科技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给保密工作带了前所未有新问题和新危机。在信息的主要传播载体由书写和纸张转为数据和网络之后,保密管理的主要方式也应随之人的管理向数据的管理转变。

二、加强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具体措施

新形势下,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已经势在必行。与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变化相适应,保密工作推进转型升级在发展思路上要明晰,在主攻方向上要把准要害。一是要树立战略思维。不仅要解决好个别性、具体性问题还要解决体系性、瓶颈性制约难题,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二是要拓宽管理领域,扩大工作覆盖面。既要做好相对固定的传统保密工作,又要做好日渐增多的新兴保密设备的转型升级工作。三是要改变管理方式。过去主要依赖思想教育、个人觉悟的粗放式传统管理要迅速转变和升级,要把法治化、程序化、精准化的现代管理作为保密工作转型方向。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努力促进保密工作队伍及其知识结构由传统的单一“政工型”为主,向懂法律、有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专家型干部队伍转型升级。

(一)加强员工的保密观念

以往员工普遍认为,只要关好门,锁好柜、管好文件,保密工作就做好了。随着高科技不断发展基层央行要加强广大员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知识学习的意识,消除员工中存在的对网络安全保密意识淡薄、网络安全保密知识缺乏,网络安全保密认识模糊等现象,进一步增强对保密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做好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自觉性严防计算机网络中泄密事件的发生。比如构建保密工作的系统平台,设立保密知识题库,此题库支持保密人员进行在线学习、竞赛、测评以及考试;保密工作的系统平台还应该具备保密培训、宣传教育、监督检查、信息发布、传递借阅等重要功能,从而提高保密人员的业务素养,促进保密工作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强化网络运行制度的管理

要结合央行工作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如出入工作间制度、计算机使用制度、启用信息源口令的管理制度、用户标识管理制度,信息介质管理制度、保密机和密钥管理等制度。对涉密的计算机机房,要设在有利于安全保密的地方;服务器主机及涉密的机器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或加装防电磁信息泄漏的安全保密设备;计算机机房内不会客,非有关人员,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入内,并且严禁明火与吸烟;存储过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设备的维修,须经专职技术人员做技术处理后方可进行。

(三)对上网计算机严格实行审查审批制度

企业在进行保密工作过程中,计算机、存储设备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对其进行管理也是保密工作范畴之内的重点工作。在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可通过客户端对设备序列号进行自动读取,并对涉密设备以及非涉密设备进行在线认证、登记,从而明确使用责任人,实现计算机保密工作具体责任的全面落实。

比如对申请上网的计算机必须进行涉密检查,经过分管领导批准,报保密部门备案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一切用来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或者与内部涉密网相连接的计算机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涉密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和销毁必须按照保密规定进行。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媒体的维修应保证所存储的围家秘密信息不被泄露。计算机信息系统打印输出的涉密文件应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管理不准在网上(包括内部局域同)随意将材料共享,严格实行“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的原则。

(四)提高防泄密反窃密的技术保障

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与技术部门应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及时研究提出网络安全保密技术的对策及建议。对机房设备、线路进行保护性的屏蔽处理。对重要的涉密网络终端显示设备安装干扰器,在机房电源及其他线路上加装隔带通装置计算机信息系统联网应当采取系统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和系统安全保密监控管理等技术措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访问应当按照权限控制,不得进行越权操作。未采取技术安全保密措施的数据库不得联网。采用防火墙、人侵检测设备、防病毒软件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对内部重要的信息进行备份;来路不明的软件或网上下载的信息必须经杀毒处理后才在内部网络上使用;定期对内部网的计算机进行杀毒检查,并定时更新杀毒软件。从而构建起一体化的保密科技防控机制,加快保密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保密科技产品在生产经营具体工作中的推广运用,切实增强高科技抗衡制胜能力,不断提升保密工作的有效性。

(五)建立和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

通过建立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单位、部门领导与有关涉密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奖惩分明,将保密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保密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搞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意识,把保密工作切切实实摆上重要位置。

一是要切实发挥好保密委员会议事决策作用。在贯彻落实国家保密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保密工作实际,制定针对性强、有效管用的企业保密管理制度。比如可以建立保密责任清单制度,对各设密部门、涉密人员、涉密设备的保密责任进行细化;又如搭建涉密管理平台,加强对涉密信息、公文的流程管控,做到涉密事项事前有要求、过程有管控、事后有反馈可追溯。二是要充分发挥保密委员会监督落实的作用。既要督促责任部门严格守法,也要督促保密部门严格执法,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不断完善保密委牵头抓总、业务部门归口管理的工作格局。

(六)加大保密监督检查力度

为确保各项保密制度、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日常保密管理,开展经常性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办公场所、重要部门进行日常保密检查,经常检查涉密人员的保密法规的学习、保密制度的执行、队伍建设和单位计算机网络管理情况,及时堵寨漏洞,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

三、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普及,基层央行计算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网络、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和移动存储设备安全的管理等诸多方面。因此,正确处理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信息保密,切实做好基层央行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信息保密已经成为基层央行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确保计算机信息安全,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其信息是如何失密、泄密的,其安全隐患是如何产生的,才能更有效地杜绝隐患。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社会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在部署全国信息化建设中,已经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上了战略地位,基层央行要多管齐下,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Chen, Z.B., Jin, M.C.Financial Inclusion inChina: Use of Creclit[J].Journal of Familv and EconomicIssues, 2017, 38( 4):528 540

[2]趙忠世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16( 5):61-65

[3]湖北农行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3 0版的应用与展望[R]中国农业银行决策参考,2017( 33)

[4]刘永生,彭中,柯文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框架构建及其演进路径研究[J]农银学刊,2018, (1):1619

[5]谢亚光,袁绍彪,蒋世东银行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之策[J]农村金融,2017,(6):119 120

[6]姚启凡,王文兵,凌云安徽金融生态建设与商业银行转型发展[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17,(3): 2-7

[7]江勇,李锋,卓平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路径——以邻水农商银行为例[J]当代县域经济,2018, (3):69-7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