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胡田翠
  
领域媒体号
2022年26期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1131

摘要: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应积极开拓农村旅游市场以推动乡村旅游及其他领域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后疫情时代,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传承和弘扬乡村旅游文化,则应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章探究了在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的优质发展之路。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旅游高质量

前言:近年来国家乡村振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治理也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随着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各地重点扶持产业之一。然而,乡村旅游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可供游客体验的特色产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因此,乡村旅游必须得到进一步创新和优化。目前在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各个部门应该对乡村旅游制定合理的规划路径,提高乡村旅游质量,进而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是旅游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各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监督力度,使乡村旅游得到良性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与政策保障。四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乡村旅游经营者应遵循自然规律,谋求短期经济效益,而不是长期生态可可持续性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反过来又会促进旅游业,产业的优质发展。

二、专业人才培养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更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特别是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高校开设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因此,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势在必行。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许多人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乡村旅游企业可联合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以及实践基地的建设,使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1]。

三、旅游文化创新

目前,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管理各种旅游项目,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创新,全面挖掘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文化资源来推动乡村旅游的良性持续发展;建立并规划多元化文化旅游项目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求;对旅游产品与服务特征进行更深入研究;高度关注人们消费需求;着力提供富有魅力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强化文化宣传促销活动来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相关部门应结合乡村实际,编制旅游项目的中长期规划,以保障乡村旅游的多元化[2]。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乡村旅游开发行为,引导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最后需建立良好的监督管理体系以提高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这些地方旅游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因此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扶持与保护。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适当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以给大众提供一个好的旅游环境以及停车场,基于此设计出实用性强的园林景观和沙盘建造模型来优化旅游方案以改善乡村环境,应将农业和乡村旅游充分结合起来以增强农业旅游集聚度以营造休闲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区以供民众游玩进而达到以农促游的目的。

五、创新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

乡村应增加通信网络覆盖以适应旅游消费者需求并赢得更大市场。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是发达地区,而广大农村地区对互联网的依赖度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农村居民在享受到优质的网络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政府要增加投入,改善相关基础设施,激励“互联网+旅游”模式的发展,给乡村旅游经营者一个好的舞台,同时要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打造专业的互联网技能培训平台,村民可自行设立官方网站,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进行乡村旅游图片推送,特色活动及优惠信息发布,增强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宣传与重视,保持旅游目的地常态化。农村互联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还不够全面,缺乏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能力。所以,强化乡村互联网建设可视为破解乡村旅游难题的妙计[3]。

六、结论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要促进乡村旅游的优质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市场化、本土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能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相关部门应该对目前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培养出更加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让旅游企业能够利用乡村原有的资源,让城市居民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乡村旅游的魅力,最终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丹初.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 No.313(02):72-73.

[2]柳仪, 李苹绣, 陈盼佳.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困境与实现路径[J]. 市场周刊, 2021, 34(11):5.

[3]李为.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模式与进路——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4):10.

基金项目:2020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产业融合助力后疫情时期安徽大别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0XJSK0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