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建设途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工会也逐步以互联网为依托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但目前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体制还不够完善,管理水平滞后,智能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提升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智慧工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本文从新时代我国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的意义、现状分析等方面对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新时代我国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高校工会管理质量,推动高校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智慧工会;新时代;高校;互联网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我国改革创新的本领,要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巧妙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全面建设网络强国。《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里要求全面建设智慧工会体系,就是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在工会工作中的大力推广应用和融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体系,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 不断提升运用互联网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推动工会建设发展。在信息化、科技化日益发达的新时代,互联网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职工群体学习、工作、生活的主平台,“掌”上生活与“网”上生活的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工会的工作。怎样来推动建设新时期高校智慧工会,强力打造线上线下工作机制,促进教职工联动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智慧工会的号召力、感染力,积极创建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智慧工会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工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的意义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正在加快各行各业的工作创新模式,推动社会的发展变革,对人民的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在紧跟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同时,更多的是享受着互联网技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更多便捷。特别是我们高校高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会参与到学校的事务管理中,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工会的建设是当前新形势下工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各工会组织与教师沟通的快捷渠道,也是我国高校工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的新时代要求。
(一)“智慧工会”的建设为高校提供更多的活动平台
新时代我国“互联网+”大背景下的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不再单纯的为了运用互联网技术参与学校和工会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据互联网平台,运用新媒体,用全新的、科学的方法解决原有的问题,处理各项工会工作事务的工作体系。运用智慧工会可以为各高校解决传统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从而使高校工会的服务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全面。
(二)“智慧工会”的建设可以提升工会会员的获得感、幸福感
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将打破传统的工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我们的工会会员随时随地能享受到更多的方便、快捷的线上、线下服务,打造线上、线下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工会工作透明化、流程化,提高工会工作的公信力,这样更有利于增强教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认同感,对学院工会组织的归属感。例如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利用学院大数据平台,开通工会慰问申请的线上办公平台,工会会员只需要通过各分工会提供需要慰问的电子版材料,通过设定的办公流程,通过互联网逐级审批,就可以获得工会提供的24小时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工会也可以根据会员的要求,通过网络办公平台反馈会员们所需的意见和建议,满足工会会员个性化的需求,全方位服务,提升工会会员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现状分析
新时代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等其他新兴高科技手段不断融入高校建设当中,我国高校工会的建设虽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但是目前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的体系模糊不清
高校教职工是工会的主体,而服务好教职工是每所高校工会的初心和使命。因为高校工会不紧紧担负着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提高教职工师德建设、行政和教职工沟通的桥梁的重要职能,同时,高校工会要根据新时代大数据、融媒体、云处理、抖音、快手等新兴的“互联网+”的新特点及新要求树立“互联网+”意识,改进工会工作方式。然而,很多高校工会对待教职工急需解决的问题把握不透、掌握不清、实际帮不到位等情况经常发生。“智慧工会”建设的体系模糊不清会让工会的建设过程中同时代脱轨,从而与我们高校培养的新时代好老师脱轨。如果一个高校工会建设不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那么就很难适应新时代教师的需求,进而导致教职工所需服务不能与工会服务相对应的情况。为此,精准把握教职工的新需求,准备定位“智慧工会”建设的体系,以服务教职工,起到教职工与学院沟通的桥梁作用是工会的主要任务,注重工会工作的内涵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工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智慧工会”网上服务平台模式和服务内容有待创新
目前高校工会仍然以线下活动为主,线上的工会平台主要是传播信息,缺乏调动教职工工作热情的创新性活动,高校工会的网上平台工作也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教职工多元化的个性需求。高校工会应该意识到利用互联网加强工会网上工作职能的重要性,全面发挥工会网站、QQ工作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以及工会APP等智慧工会载体的作用,打造集网上宣传、教育、帮扶、维权、培训、办公等智慧工会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改革服务模式,充分将平台作用与服务联系教职工结合起来。
(三)高校工会的“大数据”尚未充分利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经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在高校工会工作当中,很多高校还未意识到大数据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把大数据贯穿到工会工作中,不仅更好的发挥工会的服务职能,还可以更加合理、公平的对会员进行诉求的整理,更好的服务工会工作,激发工会干部的工作热情,带动工作积极性。目前,尤其是各高校的二级分工会,很多工会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不能熟练掌握大数据的操作技术,就不能掌握工会工作中的大数据,更谈不起在工作当中充分利用大数据。
(四)新时代“智慧工会”建设缺少资金和专业人才
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资金和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一方面,高校的二级工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不仅影响“智慧工会”线下活动开展的质量,也大大限制了“智慧工会”的网上平台的创新、创建。另一方面,“智慧工会”的建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而二级学院的工会没有人才引进的权限。这两个方面的资源短缺,成为限制高校建设“智慧工会”的主要因素。
三、高校“智慧工会”建设途径
通过对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的意义阐述和建设现状问题分析,高校工会要进行“智慧工会”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对建设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的途径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搭建好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的体系
要建设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必须先搭建好建设体系,精准把握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目标是否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吻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的职能,创建科学型、创新型的“智慧工会”,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院教职工为本,依托互联网,建成工会网上工作体系,增强工会组织的亲和力、感染力,切切实实做到工会工作就是服务全体教职工,服务学校,服务国家。
2、提高工会对教职工的感召力和亲和力。高校“智慧工会”建设应科学地采用多种方式来加深教职工的归属感,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的工作方式,彻底建立起工会服务职工的最佳途径,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切实有效的暖心服务。
(二)创新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途径
建设“智慧工会”的核心问题就是依托互联网建立工会服务的“智能化”,更好的为工会会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创新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的建设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高校“智慧工会”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划
高校工会是一个完成的组织体系,要想做好“智慧工会”的建设,必须全力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首先,中华全国总工会要建立统一的标准,搭建统一的平台,制定统一的规范,统筹资源,形成合力,协调推进。然后,全国高校的各个工会组织依据自身特点在“智慧工会”模式下来开展各项工作。例如有些高校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特色创新活动,省级工会或者全国总工会觉得有可以学习的特色,可以推送至全省乃至全国来进行学习、推广他们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样,高校工会工作也不例外,可以通过“智慧工会”来多角度、多种方式、方法来推广有特色的二级工会的特色活动或工作,让全校其他工会学习、借鉴。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全校工会、全省工会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做到全国高校工会网络系统的协同统一,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而形成全国高校工会系统网上工作一盘棋的局面。
2、建设和完善新媒体运行的长效机制
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完成的基础上,高校工会还必须研究如何制定新媒体运行的长效机制,包括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如制定新媒体平台的相关栏目信息收集、信息编辑、信息审核、信息发布、留言答复等相关制度,同时还要激发工会工作人员与教职工运用新媒体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平台的活跃度。从教职工密切关注的信息需求出发,建立高校工会组织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建共享的机制,如宣传部、人事处、后勤处、校医院、公安处等与教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将工会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一个全面、规范、高质量的综合服务平台。
3、建立完善、精准的数据库
高校智慧工会网络平台是高校工会工作的一个窗口,是工会宣传的媒介,同时也是工会组织与教职工互动交流的信息共享平台。构建“智慧工会”平台,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必须要有充足的网络信息资源。高校工会的工作内容包括众多方面:一是要及时更新工会平台的网页内容,保证其时效性,如党中央、学校领导等对于工会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讲话、出台的重要举措等,都要进行及时上传和发布;二是作为本校教职工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各基层工作动态、收集教职工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三是进行民主管理,在网上进行提案征集、重大事项征求、表决通过等。这些工作内容都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保存。
4、加强工会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
干部是工作的执行者,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新时期,要求工会干部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学院要充分考虑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因素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推行工会干部竞聘上岗,打造一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
学院工会要把年轻干部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鼓励他们深入基层,到广大群众中去开展工作,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培训、学习和发展深造机会,进一步优化工会干部结构,提升工会工作专业化水平。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促进工会干部业务提升和工作发展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注重培训的针对性、激励性和实效性。经常召开交流研讨会,重点学习研究中央关于工会工作的政策及上级工会的指示、职业教育最新政策文件和发展趋势、工会工作改革创新发展新思路等,激发工会干部学习积极性,加强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工会干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建设新时期高校“智慧工会”是贯彻党和国家高校管理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意义,能够加强教职工群体的联系,全面提升工会组织水平、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激发基层组织积极性,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高高校工会工作效率,助推高校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伟.关于加强网上工会建设的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8
[2]杨雄飞.建设“网上工会” 推进高校工会工作创新[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
[3]叶许可.“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发展研究,2017
[4]李效春.高校工会的职责[J]. 科技视界,2017
[5]张志伟.新时期高校工会建设问题探索[J].考试周刊,2017
[6]陈小兵.沈阳市高校工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4
[7] 纪妍.关于新时期高校工会建设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
课题来源:2022年山东省教育系统工会调查研究立项课题,课题题目:新时代高校“智慧工会”建设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YGHKT202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