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

赵振华
  
领域媒体号
2022年30期
湖北宏盛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直接关乎道路的通行水平。市政工程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道路与桥梁工程,不仅关系到城市交通出行,还可以直接体现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面对地质、水文等各项复杂的施工条件,需要切实做好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工作,采取回填、设置搭板、设置过渡段等相关方法,并由专员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规避下沉、跳车等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连接处施工

1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必要性

市政工程涉及诸多项目,其中道路与桥梁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保证工程安全性,可以避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道路与桥梁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在设计、施工环节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设计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连接处经常发生桥头跳车事故,设计、施工阶段要以此问题为对象提出优化对策,使市政工程建设更具稳定性、可靠性。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关系到建设质量,设计环节要以施工质量为前提选择方案,使市政工程具备经济性,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此外,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结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科学的设计、施工可以同时满足质量和经济性两方面要求。在新时期环境下,市政工程的建设需要达到新要求,除了注重基本功能、施工质量、安全性,还要加强建设方案的经济性。对于路桥连接处的设计、施工,因为需要用到的工艺比较复杂,所以结构体系、原材料等需要高额成本支出,必须挑选经济性高的方案和效率高的管理模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环城北路一机场路工程是宁波最具代表性的项目,考虑到整体难度系数高,设计、施工极易发生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整改,便会引发安全事故,后期修复还面临极大的难度。路桥连接处是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带,常见问题如桥头跳车,必须保证有效衔接,确保设计、施工环节的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有利于提高路桥工程整体的稳定性。

2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问题

2.1桥头引道的设计方案不合理

考虑到道路的平顺性要求,通常在道路与桥梁连接部位设计过渡段,但受桥头引道设计不合理的影响,车辆在行驶时可能出现跳车现象,严重时导致桥头搭板受损断裂,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此外,为减小道路与桥梁在硬度指标上的差距,在部分工程的连接部位设计中采取设置搭板的方法,但搭板设计的尺寸、选用的材料不合理时,均会影响道路与桥梁的正常连接。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台背处的填土会逐步流失,台背填充密实度不足,路面有塌陷的可能,此时也将加剧车辆通行的危险性。

2.2边坡防护不到位

沉降是道路与桥梁连接部位极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中,边坡水毁是关键原因。对此,在道路与桥梁连接部位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边坡的防护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抵御降雨、洪涝等自然灾害[1]。但对于部分市政工程而言,由于设计方面的偏差,防护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有限,防护不全面的情况屡见不鲜。道路与桥梁边坡易受到水的侵蚀,长此以往,路基有不同程度的沉降,自然也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2.3现场软土路基的处理效果差

软土路基是市政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类型,其缺乏足够的承载性能,若直接在该处建设道路与桥梁,在结构自重、行车荷载等多重作用下,软土路基发生沉降,道路与桥梁难以平顺衔接,车辆行驶时的颠簸感增强,甚至有倾覆的可能。因此,软土路基的处理至关重要,是工程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在软土路基处理方案的设计中,通常考虑的是排水固结、开挖换填等方法。

3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应用

3.1搭板设计与优化

设计人员要深入分析路桥连接处坡度,经过过渡段长度测量后调整搭板长度。要想优化过渡效果,设计人员选择搭板时也应该综合分析其长度,可以避免后续的一些施工问题。道路桥梁连接处施工中的搭板法在行业中十分普遍,而且有非常高的实践价值,如果搭板设置缺乏合理性,将会直接引发安全事故。路桥连接处施工期间,以免因搭板设置引发问题,必须结合实际科学使用搭板法[2]。环城北路一机场路工程应用长搭板,如果是小型桥梁,那么搭板长度以5m为宜;如果是大型桥梁,则要将搭板长度控制在9m,特殊条件下可延长其长度,有效降低路堤沉降的发生率。设计搭板时还需要综合分析受力,以此为依据计算搭板的最佳长度,运用简支梁方法调高搭板末端厚度,连接处更加稳定,也可以提高路桥连接处施工质量。

3.2正确回填

道路与桥梁的连接部位可采用回填的方法予以处理,具体需考虑到回填材料的选择以及具体回填工艺。材料方面,以砂性土或其他透水性材料为宜,以便经过回填和压实处理后有足够的密实度;工艺方面,挖除路堤与台背结合部位的松土,经过开挖后形成台阶状,填筑时严格控制各层的厚度(通常≤20cm),且尽可能保证各层厚度的均匀性,适配小型夯实机具进行碾压,提高回填材料的密实度。

3.3合理设计桥头搭板

通常,大型道路与桥梁连接部位的长度约为9m,小型道路与桥梁连接部位的长度约为5m,具体根据工程规模以及现场地质、地形等条件而定。为了切实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部位的密实度,可在连接区域设尺寸合适、力学性能良好的钢筋混凝土搭板。将该装置稳定搭在桥台和路基上,下方设适量的枕梁,通过多类结构的共同组合,使道路与桥梁的连接部位形成平顺的过渡段,由此避免搭板断裂、桥头跳车等问题。

3.4正确选择裂缝处治技术

道路与桥梁连接部位出现裂缝后,需由专员深入现场做详细检查,明确裂缝的类型、覆盖范围以及成因,进而以合适的方法予以处治[3]。例如,针对裂缝采取外部复原的方法,此环节所用材料为混凝土,通过该类材料的应用,使裂缝部位恢复完整,同时提升道路与桥梁连接部位的稳定性。

3.5完善土工格栅施工方案

土工格栅的作用是将路桥连接处压力分散,调整结构受力方向,可以避免沉降变形。要求设计人员制订完整的土工格栅设计方案,了解施工对象受力,以此为依据分析数据。后期组织土工格栅施工,更是要将地基作为重点处理对象,通过填土材料使地基更加稳定,提高道路承载力。

3.6提高道路桥梁连接处过渡段的设计水平

对于道路与桥梁的连接部位,需要根据桥台背部的土质特性合理确定边坡长度,同时挑选优质的桥台背面施工材料,确定适用于现场地质条件的地基处理方法,再根据设计方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切实保证道路桥梁连接处过渡段的施工质量[4]。例如,在过渡段的地基加固施工中,可选择加载法、换填轻质材料法等相关方法,必要时采取竖井、点井等相关辅助措施,通过此类设施的应用,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小水对道路桥梁连接处过渡段的干扰。

4结束语

总之,要想切实保证市政工程质量、道路桥梁连接处安全,务必做好设计与施工。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应该具备合理性,后续施工则要加强管理与控制,确保市政工程整体质量,消除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李克元.交通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1):170-171.

[2]祁亮.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的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02):170-172.

[3]王荣.市政工程中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0(18):102-103.

[4]曾潇宇.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探究[J].门窗,2019(07):10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