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信息传播速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短视频行业在农村地区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短视频的用户中,也存在很多的乡村地区的用户,短视频不但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还为乡村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地位非常重要,不但可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还可以完善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另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融入短视频可以将乡村文化传播形式由被动转为主动,让乡村文化重现生机。本文主要以短视频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为出发点,分析现阶段乡村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因素,进而探寻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短视频;乡村文化振兴;实践研究
前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21年中国互联网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网络视频用户已经达到了9.27亿,同比增长7633万,占全部网民的93.7%。短视频的兴起已经改变了互联网的风向。随着乡村逐渐普及网络,乡村的短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乡村主题的短视频在各个平台中屡见不鲜。在过去,由于信息传播的闭塞和地理位置的局限性,村民在进行文化宣传时处处受限,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而今天,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是主流,村民突破了空间和地理的限制,可以通过个人向外界展示乡村文化。“十四五”后,我国迈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通过短视频展现乡村面貌和文化,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一、短视频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
(一)短视频可以展现乡村特色
短视频的发展为乡村提供了新平台。村民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向外界展现乡村风俗。现阶段,乡村类型的短视频大多围绕在饮食和乡村景色这两方面,还有一部分包括乡村的生活类和非物质文化类。不同类型的短视频具有不同的特色,突出了乡村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彰显了其勤劳质朴的面貌,吸引了外界的目光,进而推动乡村的旅游业发展。另外,短视频的传播方式更直观、更具感染力,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乡村的风俗文化,因此,短视频已经成为了展现乡村文化的主要渠道[1]。
(二)用户的增多增强了乡村文化的传播效力
短视频创作便捷,上手快,观看人数众多,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目前的短视频平台有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短视频的传播能力非常强,每个平台也存在很多乡村代表,他们有些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卖货,有些在平台上分享生活。短视频强大的社交性也进一步增强了视频博主和粉丝的互动,让乡村文化可以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的交流,让人们逐渐认同乡村文化。
(三)短视频可以实现乡村文化的角色转变
短视频在乡村的普及,转变了人们对乡村的刻板印象,展现出乡村的新形象。在过去,城镇人们对乡村的印象都是由传统媒体塑造的固定形象,人们只能看到媒体展示的那一面。现在,乡村人民可以通过短视频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生活,突破了地区的限制,所有的网民都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不同地区存在的不同风俗面貌,让人们对乡村印象有一个新的理解。此外,农民在应用短视频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从开始的“刷视频”到“发视频”,虽然一些视频的内容比较单一,但是只要有反馈交流,农民就会获得成就感,更加坚定自己的传播方式[2]。
(四)短视频可以激发乡村文化的创作动力
过去乡村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渠道进行自我形象塑造,在乡村文化的传播中一直没有发言权。短视频让农民的意识觉醒,通过创作短视频获得更多的认同,这样激发了农民的创作动力,让农民的生产者和建设者的地位得到完整的体现。在创作短视频时,农民不但可以从中获得娱乐,还可以进行农产品的推广,促进乡村的经济效益。另外,农民还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中交流各自的经验,不断的完善和丰富视频的内容,推动乡村的良性发展。
二、乡村涉农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一)涉农视频的生产方式
涉农视频主要围绕“三农”展开,涉农短视频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个人创作,一种是由专业团队生产。个人创作模式生产快,可以无限创作,但是内容不吸引人且创作的深度不够,诸如“巧妇九妹”,早期视频拍摄了大量的关于家乡的风俗和美食,在网络上爆红后,也进一步推动了家乡经济的发展,后期有了自己的运营团队后,视频的拍摄更加专业化,不仅视频的质量提高了,编排的方式也更加合理,将乡村画面以更美观的方式展现出来,突出了专业化的优势[3]。
(二)短视频的发布平台多
我国最早出现的关于“三农”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公司为字节跳动有限公司。在2012年,该公司在今日头条上发布招募“三农”合伙人,来进行“三农”短视频的创作,该项举措吸引了许多农民加入了短视频的拍摄队伍,农民在平台上可以自由发挥和创作,将农村的风俗、自然环境、美食和民俗展现了出来。近年来,自媒体技术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旺,短视频的发布平台和规模也逐渐扩大,目前涉农短视频可以同时发布在多个平台,除了今日头条、还有西瓜视频、抖音、快手和微信公众号等,视频通过多个渠道发布不但扩大了乡村文化的宣传范围,也让人们对乡村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在当今社会,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信息承载和传播的重要媒介,丰富的内容与随时随地可以为用户提供的互动平台,让短视频越来越受欢迎,在我国的网民中,绝大多数都为短视频用户,这也给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4]。
(二)创作内容
在乡村振兴提出的大背景下,在用短视频传播乡村文化时要重视创作内容的质量,视频内容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抓住当下我国乡村存在的重大问题和成就,将乡村信息充分展示出来,确保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三农”,让看视频的人们可以和发表视频的博主有一个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
(三)视频拍摄技巧
对于用短视频传播乡村文化来说,拍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要将乡村风景拍摄出自己独有的特色,想要拥有好的效果就需要相应的拍摄技巧做支撑。当确定下来当期需要拍摄的文化主题后,就需要根据主题选择适合的背景,而且还需要合理选择拍摄位置,不可以出现画面抖动的情况,否则很影响观看效果。在取景时还要融入相关的文化元素,这样不仅能将主题充分凸显,还能增加画面的美观性。另外,还需要注意拍摄短视频时需要适当的增设一些有趣的、吸引眼球的元素,让视频更加生动而富有灵魂[5]。
四、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网络建设
短视频可以对乡村生活全面展现,向外传播乡村文化。虽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但是城乡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网络设施仍然没有完善,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强化网路建设,不但可以促进乡村信息化发展,还可以尽快达到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长效脱贫。在农民创作短视频时,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一定要加强组织体系的建设,将文化活动领域扩大。另外,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的思想建设,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有效发挥协同作用。在短视频的帮助下,让乡村人民对党组织和党领导方针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做到党组织文化全面覆盖乡村社会环境的治理中,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红色文化资源也是乡村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滨城区杨柳雪村为例,该村曾被周总理赞誉为棉区的一面红旗,进入新时代后,杨柳雪村进一步发扬红旗精神,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化乡村振兴之路。闪电新闻以“传承红旗精神,推动文化振兴”为主题,以短视频的形式介绍了杨柳雪村红色文化的背景故事和英雄人物迹,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基地,不但提升了杨柳雪村的知名度,也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升了村民的整体收入。
(二)构建信息环境,提高短视频的服务质量
短视频平台需要加强审查短视频的力度,建设优质的信息环境。现阶段,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的只为流量或是为博眼球的视频,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平台需要对视频质量严格把控,从源头管理视频内容。农民也要远离低俗、恶趣味的内容,不跟风舆论,坚定自己的立场。相关的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各方协同配合让短视频平台成为宣传乡村文化的正能量平台。另外,还需重点关注短视频的服务建设,提升其服务质量,通过短视频让农民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构建可以满足农民需求的内容模块,开通可为农民提供诉求的通道,贴近实际、贴近农民,让短视频平台变成乡村文化传播的聚集地[6]。
(三)建设乡村文化平台
乡村文化建设涵盖多个方面,我国的乡村包含多种文化形式,农民通过短视频展现个体的精神风貌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乡村的文化建设不单单是政府外部文化的供给,还关系着乡村内部文化的自予,只有内外文化有效衔接,才能从本质上改变乡村文化建设。想要激发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外动力就需要对乡村文化土壤予以厚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运用生动的语言将文化的背景、人物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了解。还可以打造多元化乡村文化舞台,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或公众号等多个渠道塑造乡村文化形象,例如可以举办以乡村自治为主题的线上学习讲座,让农民参与其中,合理的进行沟通讨论,既突出了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引领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中,彰显出乡村治理的民主性[7]。
结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环境下,乡村短视频的创作要重点关注内容的选择,重视视频内容的多样性。对于短视频博主而言,乡村短视频的内容创作,最终要回归到乡土的“根”,回归到初心,要立足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深层次挖掘乡村文化元素,用当代视听语言展现丰富真实乡村生活,激活乡村潜藏的美。只有以有品质、有情怀的创作,记录真实乡村现状,讲好当代乡村故事,才能真正长久地吸引更多观众来关注乡村,走进乡村,共创乡村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吴占勇.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短视频实践策略探析[J]. 中国出版,2022(11):26-31.
[2]方常远. 涉农短视频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7):159-161.
[3]王舒伟,王灵,辛晖.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短视频传播策略探讨[J]. 传媒论坛,2021,4(19):85-86.
[4]刘婷.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研究[J]. 视听,2022(7):22-25.
[5]韦秋雯.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非遗短视频的传播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22,43(9):31-33.
[6]李晓彤,韩仁杰. 乡村振兴战略下助农短视频的可持续传播研究[J]. 科技资讯,2022,20(12):136-139.
[7]王赢. 新媒体时代乡村短视频的文化传播及治理问题研究[J]. 艺术科技,2022,35(14):231-233.
本文系滨州市2022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化课题(常规课题),课题名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组织振兴问题研究——以滨州市滨城区为例,课题编号22-SKGH-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