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画图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祝正兰
  
领域媒体号
2022年30期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凤仪街道中心小学

作者简介:祝正兰、专业: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虽然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学生刚刚踏入小学,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并未具备良好的思维与分析能力,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而画图法能利用数与形转变解决数学问题,其所具有的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等特征,能促进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高度重视画图法的应用,以此来达到理清学生学习思路,推动学生数学素养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由此可知,本文是对画图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与研究,最终意图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画图法;小学数学;应用

一、学生应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现状

(一)学生画图机会少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短暂,对此有些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为了能让自身的教学进度与教学任务成功结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留出自行思考的时间,无法使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学生的好的阶梯想法得不到展示与发挥,影响到学生知识的构建,从而阻碍学生思维思维的提升。

(二)学生画图能力弱

小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在教学中没有经过长期与完整的培训,使得学生更无法熟练掌握良好的画图能力,进而无法有效地解决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上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画图能力都较弱,并不能将画图法准确地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造成学生对画图兴致并不高。

(三)现代化教学工具应用效率低

要想画图法能良好地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键点在于情境创设部分。有部分教师在没有掌握学生具体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教学,且存在使用现代化工具不熟练的情况,导致教师无法借助现代化工具设计出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从而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中应用画图法的具体策略

(一)重视画图方法培养,解决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图形直观性、实用性及形象性的特点,能在数学教学中将较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形象化与直观化的图形内容,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题干中的大意,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画图法的应用。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利用画图法突破教学中所存在的难点知识,并能正确地认识到画图法在数学应用中的价值与重要性。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通常可以看到点、线段、曲线、圆形图、树状图以及示意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应用这些图形进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教学“路程与时间”应用题求解过程中,会经常应用到路段图,教师要在学生初步接触画线段图时,首先要为学生进行示范演示,让学生能在观看教师应用中初步掌握相应的画法[1]。如题目:修建一条公路要在三天内完成,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修建了,两天全程一共修建了,问第二天一共修建了多少?学生在接触题目后发现已知条件不足,不管怎么计算都觉得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能结合题目所给出的内容与条件,画出对应的线段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其中的条件,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解题效率的作用。如采用画图法进行解答,如图1中所示,此种方式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修建工作所剩余的部分只有,从而能够得出此部分为第三天所修,进而结合前两天修建上可以求出,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此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突破题目中的难点,学会利用简洁明了与科学的画图法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掌握更多数学知识与技能。

(二)应用画图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借助画图法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速度的提升。教学中将问题与画图法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认识到画图法在数学中的应用,能达到解决抽象问题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有助于学生应用画图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要在进行教学新知识时,需要对学生加以指引,培养学生用画图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分数、百分数”教学中,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基础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在解答题目上也是这样,存在着差异性。可通过使用画图法进行教学,高效的确保了教学品质,让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已知红球60个,红球数量为黄球三倍,并少了9个球,求黄球的量。在进行计算时,广大学生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得出结论:,此种计算方法是错误,正确的应该是:。教师通过利用画图法中的线段图进行讲解(如图2),能让学生将图中的黄球数量当成1份,得知红球加上9即为3份,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三)利用图形转变,加强学生绘图能力

对于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在整体角度上认识图形的转变,并能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运动经过进行描述。但是由于学生此时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因此在面对此类问题的描述中,对学生来说具有难度,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借助变换图形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物体运动”时,通常学生在此过程中只会关注运动前后两点间的距离,并不会关注到物体运动时中间所发生的变化,从而造成了学生运算时出现算法分析错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运动中间所产生的变化,引领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拥有沉浸式的变化体验,再借助图形的变化发现物体变化的规律。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设计画图法的运用时,要学会结合不同的年级来进行设计,针对小学生采取先实践后思考的方式,高年级学生则是先思考后实践。在画图实践中让学生能准确掌握物体变化的方向,在实践中让自身绘图能力得以提高,掌握图形的变化规律,掌握好此节内容的知识要点。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画图法的应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教师要学会将此种教学方法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速度,让学生掌握更多与小学数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推动小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思维,如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学生铺平了日后学习数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军.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南北桥,2020(15):30.

[2]陈姿彤. 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教育,2019(3):10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