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1+X证书制度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化构建与实施

葛伟
  
领域媒体号
2022年31期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1

课题名称:基于1+X证书制度构建职业本科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网络工程专业为例 课题编号:JXJG-20-87-3

摘要:本文对基于“1+X”证书制度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改革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1+X”证书制度的优势,在设置模块化课程、确定培养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知识框架构建,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向提出构建方法,希望给相关的教育行业工作者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化

前言:从2019年起国家就启动了“1+X”教育制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的需求匹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产业需求+岗位需求+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理念,形成模块化的专业教学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让明确就业方向,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1 基于1+X证书制度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问题

1.1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定位不清晰

网络工程专业在对教学内容定位时,因为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一个科学的区分,导致课程内容没有明确的就业导向。因为开设的课程项目比较广泛,从相关的硬件调配到软件编写,还要兼顾物联网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跨度过大,缺乏对核心课程的定位,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理解程度不高,部分教学内容和社会的实际岗位脱节,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位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

1.2缺乏网络工程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一个专业,其知识体系框架会随着技术的更新而改变,所以需要不断的对知识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知识,但是现在网络工程专业的教育内容较为落后,一些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且学校的教育知识框架缺乏有组织的构建,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不能及时的更换成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教学内容,学生无法在教学中得到知识技能的有效补充[1]。并且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过少,没有一个合适的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缺乏宏观的行业视野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铺路。

1.3网络工程专业缺乏合适的专业证书

在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下,适合网络工程专业的职业证书并不多,导致学生只能去考取一部分相关的证书来为自己的职业技能学习作出证明,并不能完全地体现出网络工程专业的职业技能,学生所学习的技能不能得到认证,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形成了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局面。

1.4 专业技能实践不足,综合能力较差

网络工程专业的技能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够有效地应用,但是学生在进行技能学习的时候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导致综合能力较差,进入实习岗位后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进行“1+X”证书制度培养的时候,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视。所以学校在教育的安排上要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网络工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质很强的学科,许多技能在理论学习的时候看似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却又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学校如果没有按照知识框架设置好有效地实践课程,那么学生即使学习到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问题。并且因为没有实足够的实践,导致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很难与同事配合共事,影响在工作岗位上的发挥,综合能力较差。

2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2.1设置模块化课程,确定培养方向

在确认培养方向之前,我们需要对整个人才市场和企业需求作出分析,对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判,将这些内容融合进专业培养的目标之中,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的思考,将应用型本科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将课程体系划分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网络通信基础理论课程、网络安全设计等课程模块。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要遵循由下至上。由浅至深的教学规律,让整个教学流程更具有连续性,让学生的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比如在读一学期就设置了“C++”这种基础编程语言,给学生自学的基础,提高学生软件开发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有一个尽早应用技能的机会,将技能学习与就业应用联系起来。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设立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设计这两个培养方向,并且与之匹配合适的学习模块,学生通过对模块化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与质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供了更多的自学机会,让学生对未来的发展目标有了明确的认知,让学生在未来的市场上有着更多的竞争优势。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知识框架构建

为了能够确保构建出完善科学的知识框架,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水平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水平。首先可以采用引进国内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来提升师资团队的综合专业能力,并且再引进一部分博士研究生来作为师资团队沟通的桥梁,通过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来作为师资团队的“领头羊”,带领整个团队发展出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且加强本校教师的培养,每年选取一部分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骨干教师去知名高校和研究所进行学习工作,提升教师的综合实力。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沟通,举办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学习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开展教研和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2]。利用寒暑假时间让教师去参与短期的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教师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对市场局势的分析,对现有的教学知识框架作出补充和完善,将一些市场已经淘汰或者即将淘汰的技术剔除掉,提升整个教学知识框架的合理性,让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有着更多在专业能力上的提升。

2.3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历加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市场上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与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融合,通过对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让学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取得本科学历的同时,获取能够提升市场人才竞争力的技能证书,学生有着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比如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其考试在IT行业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在课程中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有效地保证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到实用的专业知识;而通过将H3C网络工程师的认证内容纳入到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化构建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网络工程方面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完成对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让学生拥有能够构建中小型网络架构的能力。

2.4 加强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教学实训

在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之中增加对职业技能实训的课程,将部分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更改为理论加实训的课程,让学生在经过理论的学习之后,可以快速地获得实际应用体验的机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考取了专业证书,为以后的工作也铺垫好了道路。学校通过将典型的工程项目加入到教学课程实训之中,通过在学校架设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似的实训环境,增添先进的实训设备,通过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对教学实训的体系进行改革,将职业标准和岗位操作融入到实训考核的标准之中,满足课程、训练、证书的贯通。网络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需要有网络搭建实训室、网络设备系统集成实训室、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室等具有专业设备的实验室来满足课程教学,让学生有实训的场地能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并且要重新制定实训室的规划,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实训室的建设,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加深合作关系,为实训室带来新的技术和设备,提前培养出技能成熟的学生,为学生的就业铺路。

教师在实训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对授课方式不断地挖掘和创新,要利用好实训室的各种设备,将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进行合理的融合,通过实训室这一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技能教育,让学生不论是在知识的掌握上,还是技能的应用上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保证证书的含金量。让学生进入岗位之后也能将自己的技能使用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实训室去进行一些典型的网络工程搭建实训,比如综合的布线施工,机柜的布设和网络设备的安装等基础训练。并且可以由教研组的教师根据实训室的具体配置来编写相关的实训指导手册,作为实训内容的指导教材,将一些经典工程项目作为载体,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实训指导手册之中,给学生的实训内容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完成实训任务,从中获得更多地思考,对实训内容的掌握更加的牢靠。组织学生在完成课程内容的同时,通过考核就可以拿到职业技能证书。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将“1+X”证书制度融入进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化构建后,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职业技能的考核,深化了产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为国家提供了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芸,韩永奇.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网络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1):247-249.

[2]曾德生,庞双龙,陈晓丹.1+X证书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04):1-7+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