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西部新风尚,逐梦天地宽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现状与对策分析

李新如
  
领域媒体号
2022年35期
山东工商学院 264005

摘要:如今已有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相继到达西部、建设西部。"到⻄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去",这嘹亮的⻘春之歌唱出了⻄部计划志愿者⽆私奉献和崇⾼追求[1]。面对人生中多姿多样的十字路口,他们是如何选择到西部去的?为更好的了解西部计划过程中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家乡等方面的问题,以当前西部计划现状以及各方面疑虑为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更好的建设西部,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用。

关键词:西部计划、人才、政策、志愿者

引言:西部计划于2003年正式启动,已累计选派46.5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深入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2]。西部计划有效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为东西地区之间的人才教育平衡发展做出来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深入基层、扎根西部,在西部锻炼自己、增长才干,从而更好的服务西部,扎根西部地区[3]。

一、西部计划现状

(一)西部计划总体概述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为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为西部大开发输送新鲜血液,联合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当前西部计划参与人数较多,在服务内容上分为支教、支医、支农三个大方面,根据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不同专业进行基层工作分配;为保障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基本工作要求,国家及政府有志愿者补贴、伤害保险等各项保证措施,使志愿者能过更加放心的扎根西部,为祖国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4]。

(二)西部计划社会影响

西部计划已成为一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资源互联互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新时代青年扎根西部、建设西部[5]。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通过东西部地区人才帮扶,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均衡教育,使更多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扎根基层、努力创业。西部计划志愿者将汗水挥洒在各自的岗位上,无怨无悔、用心服务,做好每一项基层工作。西部计划志愿者将自己的知识才干贡献给西部地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6]。国家支持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去、扎根西部,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聆听内心,分析疑虑

(一)学生的内心声音

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不容忽视;西部计划项目一定程度缓解大学期间的工作压力,如果在毕业之际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在工作当中提高能力、获取经验。参与西部计划服务西部不是长久之计,西部计划的薪水并不高,在艰苦的西部环境当中,学历难以提高;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事业前景未卜,靠加分政策直接翻盘可能性小,以此为缓冲期来准备其他考试也不现实。

(二)家庭的担忧

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国家虽高度关心西部计划志愿者,并且通过政府等渠道进行西部计划的政策宣传,但其宣传力度不高、没有真正到位,从而导致当前社会中西部计划的整体氛围不够浓厚,大多数家长并不太了解西部计划这一政策[7];一些家长认为西部地区偏远、条件艰苦,其工资福利待遇不突出,参加西部计划没有在大城市有着更好的待遇;其次,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西部计划可取性小。正是因为这些使西部计划发展受到一定的阻挠。

三、针对疑虑提出解决方法

(一)进一步宣传“西部计划”

使“西部计划”的宣传工作落实更加到位。各地区项目办应该与高校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到及时沟通。在形式和载体上,各项目办以及高校除了采用传统的学校官网发布信息的方式进行宣传之外,一方面可以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抖音、快手等网络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以同学组成宣讲团到学校各院为同学们展开西部计划主题宣讲,并在学校张贴宣传标语,发布西部计划相关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并鼓励大学生为西部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8]。同时,高校应做到春风化雨,尽早进行西部计划的宣传教育,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西部计划”的现实意义,充分了解西部现状发挥人才培养[9]。

(二)加大政策帮扶为志愿者提供保障

政府要大力完善西部计划的相关政策。政府和高等院校应加强西部计划相关政策支持,重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自身需求。各部门不仅要把国家政策落实到位,依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符合西部计划发展的地区性政策,积极利用社会相关资源,提高国家、社会、家庭对于西部计划的重视程度,使更多政策能够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行服务,带来更多的帮助。

(三)创造展示自身价值的志愿条件

西部计划志愿者拥有高学历,应以专业擅长进行工作分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遇到专业不对口,基础设施供应不全;因此,在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安排基层工作的过程中,以志愿者自身专业为标准,尽可能安排专业对口的基层工作,创造有利用志愿者发挥自身价值的志愿工作,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做到积极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守西部计划的初心,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四、经验及对策推广

本团队针对当前西部计划实施现状、服务期满后再就业问题以及西部环境担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西部计划19年以来的经验,提出应从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政策保障、创造志愿者自身条件三个方面发展西部计划。团队以山东地区为中心落实对策分析,在实践中发挥效果,将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研究,提高学生、家长的思想觉悟,推动社会进步,为我国西部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莫锋,刘功兰,陈春晓,李岳韵,王一硕,李欣然,魏泽熙,李凌. 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N]. 人民日报,2006-06-24(006).

[2]杨昊.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累计选派46.5万余人[N]. 人民报,2022-08-13(001).DOI:10.28655/n.cnki.nrmrb.2022.008727.

[3]闫嘉骏.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中志愿者就业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4]余文娟. 基于“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5]张礼建,王潇.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1(01):1-6.

[6]朱同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5):368-370.

[7]缑小凯.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8.

[8]田国丽.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J].考试周刊,2009(25):38-40.

[9]王珍.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S5):195-19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