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广饶县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洪斌
  
领域媒体号
2023年3期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市 40410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广饶县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要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也要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本文以山东省广饶县为例,对山东省乡村振兴的现状成就问题及建议进行研究,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对策

一、广饶县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及成就

(一)广饶县简介

广饶县是山东省东营市下辖的市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北与东营区接壤,南与淄博市临淄区接壤,西与博兴县接壤,东北与莱州湾接壤。广饶县幅员面积1138平方公里,辖9个乡(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53个村、53.53万人口(2021年)。

(二)广饶县乡村振兴发展成就。一是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效在扶贫攻坚期间,广饶县坚持分类政策,精准推进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实。医疗扶贫落实住院救助“五保”,让贫困群众看病看病。贫困户住安全的房子,吃安全的水,免费看有线电视等。二是依托生态优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继续加强生态治理。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管理,努力把荒山变绿、把绿山变金山。继续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服务中心、创业中心、文化公益中心”相结合的乡村振兴规划。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参与作用,培育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三是防止返贫困导致贫困。广饶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一系列促进扶贫稳定的措施。创新养老互助扶贫模式。聘用有能力在家工作的贫困妇女,结对帮扶“老、穷、孤”贫困人口,为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建立动态监控和实时帮助机制。

二、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不足

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根本。广饶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市居民较低。广饶县贫困人口呈花状分布,贫困对象分布广泛、分散,个体差异较大。农民最关心的是村民收入的增加,这说明繁荣和富裕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任何形式的农村发展路径都不能阻碍农民增收,否则也不会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

(二)农村空心化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广饶县当地工业相对落后。没有高科技产业能够吸引年轻人。相对而言,广饶县的产业不仅是比较初级的产业,而且工资相对较低,没有吸引年轻人的动力。因此,中青年劳动力流失影响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

(三)农村产业化程度低融资难

农村村民思想固化、农村社会交通阻塞、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缺乏可持续动力。很难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规模。与此同时,农民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意识基本空白,无法形成可持续的收支资金,农村产业融资变得十分困难。

三、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原因

(一)基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完善

广饶县现阶段农村配套服务机构建设匮乏,基础设施更新相对落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信息无法融入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去。基层政策红利不明显,资源配置不均衡。因此,基层政府无法为物流服务联动平台、人才引进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专业化服务平台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这就限制了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资源支持。

(二)农村社会发展缺乏创新氛围

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不断冲击着农村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由于农村的保守思想和村民之间的竞争模仿,阻碍了农村社会合作与创新氛围的形成。目前,大多数商业模式相对简单。村民无法形成自主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再加上农产品的自然周期性和特殊性,农民和农业企业不愿轻易改变,坚持传统的发展道路。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广饶县农村人口的比例很大,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村人口的比例较低,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质量相对较低,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很低,这是小学和初中文化。这不仅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综合效应。劳务输出仍然是以人民的积极性和亲友、邻居的帮助为组织形式。政府部门有组织的出口转移所占比重不大。

四、广饶县乡村振兴实施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在内的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了欠发达农村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电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标准化和标准化体系,建立一系列经营管理、服务和产品质量的行业标准,引导企业公平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其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最后,政府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重点建设通讯设施、交通设施等,加强配套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二)巩固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和长效机制

巩固和完善扶贫成果和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扶贫开发过程中探索的养老互助、扶贫开发的好做法、好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继续把扶贫政策落实到各行业,逐步向普惠政策转变。要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为稳定扶贫提供保障。继续坚持现行重大扶贫政策,避免因取消扶贫政策而返贫。同时,要调整扶贫方式,从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变,把临时救助政策转变为正常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动态监测和应急援助机制。要抓紧发现、招收和帮扶扶贫风险困难群众,确保不出现新的扶贫和脱贫现象,巩固扶贫成果。

(三)实现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衔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关键。应持续实施产业扶贫政策,促进现有扶贫产业升级发展,接续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政策红利的优势、人才机制的完善、监管体系的制度化等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深加工农业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创新利益共享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之间多种合作模式,让农户深度参与到产业的生产经营中。

参考文献

[1]广饶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广饶县人民政府网《2020年广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 人民日报,2018-09-27(001).

[3]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19-26+152.

[4]梁立华.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实施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6,32(08):74-77.

[5]魏后凯.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3):14-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