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怀旧疗法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冬艳
  
健康护理
2024年9期
嘉善县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嘉兴 314112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怀旧疗法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老年抑郁症患者,共计人数9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怀旧疗法护理),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怀旧疗法护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另一组,生活质量数据相比另一组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怀旧疗法护理可明显缓解其不良情绪,维护生活质量,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关键词:怀旧疗法护理;老年抑郁症;生活质量

抑郁症是我国临床精神病学中的高发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由抑郁症引起的自杀行为,每年都在增加[1]。抑郁症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同时也会对患者家庭和社会产生很大的精神负担。对抑郁症患者,除了积极地进行有效地治疗外,还应重视护理工作[2]。因此,急需一种有效科学护理措施,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维护,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促进疗效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老年抑郁症患者,共计人数9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人数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区间涉及:(61-82)岁,平均值:(71.50±5.20)岁;参照组人数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区间涉及:(60-82)岁,平均值:(71.00±4.52)岁,组间基线资料P>0.05,符合开展必要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纳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怀旧疗法护理,步骤为:1)怀旧疗法护理:第一个月:新闻事件回顾:播放邓小平南巡、改革开放、北京亚运会等新闻事件的幻灯片,群体回忆属于 60、70 年代出生的人群青年时期的重要新闻记忆;共两次;第二个月:经典影视回顾:观看80、90 年代经典影视作品集锦,如《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共两次;第三个月:老照片回忆:与 2~3 名家人一同进行该项心理干预,全家福、旅游照等老照片,引导患者珍惜当前生活;共两次。2)心理护理:患者本身在抑郁症的情况下,情绪容易大起大落,尤其是一些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出于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陪护,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甚至可能冲动、易怒或者对医院环境感到恐慌,对医护人员的靠近感到排斥,从而对护理工作带来麻烦[3]。护理人员要及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时进行疏导,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3)健康教育护理:增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增强对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同时认识到配合护理工作对于改善病情的效果,以此来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全部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2.1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2.2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3讨论

老年抑郁症的发病人群主要是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因为遗传、自身心理状况本身不够良好或者因为老年躯体衰弱造成[4]。常规护理方向以遵医嘱行为、病症需求为主导,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病症、心理及生理等更多需求。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怀旧疗法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措施,以团队引导为基础,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根据老人情绪变化调整怀旧疗法,通过怀旧物品和技巧运用,达到治疗效果。

本次临床应用中通过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怀旧疗法护理的有效实施,针对患者病症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指导,针对性分析患者心理需求,舒缓患者心境,生活质量的提升,显示出良好医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度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妍,许美琴,徐璐.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11):26-28.

[2]李志英,曾泳莹,张梦珊.共情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10):162-164.

[3]杨爱焕.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中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9):47-48.

[4]王晓琳,邹妍,王曰萍.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心理月刊,2021,16(19):34-35+11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