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助产士主导的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助产士主导的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初产妇资料,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盆底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助产士主导的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初产妇的影响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初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发展,值得推广。
关键词:助产士主导;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初产妇
盆底康复通过一系列的非手术方法,如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凯格尔运动等,对盆底肌肉进行锻炼和治疗,以达到恢复盆底肌肉健康状态的目的[1]。预防和治疗因妊娠、分娩、年龄增长等原因导致的盆底肌肉松弛、功能障碍等问题,如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脱垂、阴道松弛等。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症状的人群来说,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是非常重要的[2]。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助产士主导的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初产妇资料,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在23-45之间,平均年龄为(28.21±1.23)岁;对照组年龄在24-48之间,平均年龄为(30.14±0.46)岁。产妇及家属均签字同意,两组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比较中,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盆底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助产士主导的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知识普及与宣教:在妊娠期向孕妇及家属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知识的预防和宣教,使其了解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应遵守产科操作规范及原则,特别注意对盆底组织的保护,减少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产后42天(产褥期)内,进行盆底功能评估。这包括病史收集、盆底功能问卷、体检档案记录,以及盆底电生理及力学筛查等。
(2)康复指导:指导初产妇掌握正确的盆底肌锻炼方法,如凯格尔运动等。训练过程中,助产士密切关注初产妇的反应和进展,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可以采用手法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手法按摩有助于缓解盆底肌的紧张和疼痛,促进盆底肌的恢复。利用阴道哑铃等器具进行盆底肌锻炼也是常见的康复方法。初产妇在家中自行使用阴道哑铃进行训练,以巩固和维持康复效果。
(3)定期随访:对初产妇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康复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评估初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康复措施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或增加强化康复方案。对于康复效果良好的初产妇,应继续指导其进行家庭康复锻炼,并建议其定期进行盆底功能随访观测,以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每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盆底肌力达标率分别为50(83.33%),41(68.33%),(=6.138,p=0.01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33%),8(13.33%),(=13.279,p=0.0003);性生活和谐度分别为53(88.33%),40(66.67%),(=13.453,p=0.0002)。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初产妇是指第一次怀孕并生产的女性。妊娠和分娩过程会对盆底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3]。早期进行盆底康复护理,能够在产后这一特殊且有利的时间窗口内,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为初产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满足初产妇的需求,提高康复效果。通过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助产士能够帮助初产妇建立康复的信心,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规范化的盆底康复护理能够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有助于改善初产妇的生活质量,减轻其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能够促进初产妇的身体恢复,包括盆底肌肉的修复、膀胱功能的恢复等。这有助于初产妇更快地恢复到孕前状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4]。
盆底康复是一种针对盆底肌肉进行非手术治疗和训练的手段,旨在促进盆底肌肉肌力恢复,改善或重建盆底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利用电刺激原理,通过仪器对盆底肌肉进行电刺激,以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这种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盆底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通过高科技的治疗仪,将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情况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使患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肌肉状态,并学会正确地控制肌肉收缩。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自我康复能力和治疗效果;凯格尔运动也称为缩肛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通过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肛门及阴道周围的肌肉群,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5]。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助产士主导的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初产妇的影响效果显著,能够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初产妇的终身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汤吉琴.基于助产士主导的团队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21):118-120,134.
[2]王琳.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0):179-182.
[3]王燕,杨雅丽,高瑜.5E康复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盆底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20):3099-3103.
[4]陈海燕.盆底康复仪联合康复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2,35(15):173-175.
[5]王翠,罗丽娜.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17):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