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对此种护理方式的评价。方法 以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选取68例。采用随机方式分组,将所选患者均分至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记录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调查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心脏事件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患者对此评价较高,故可于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早期预警评分;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因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引发心肌缺氧、缺血甚至是坏死。患病后,以强烈而持续的胸骨后疼痛为典型症状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引发更为严重的病症。心律失常即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心肌缺血和坏死,很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电活动,从而引发心律失常[1]。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及时治疗对预后情况的改善至关重要。而为了提升治疗效果,还需配合以科学的护理干预。考虑此类患者出现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较高,本次研究提出采用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对这一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计68例被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将相同数量的患者分入两组中。对照组中,有男20例,女14例,年龄46-72岁,平均(60.35±2.13)岁;研究组中,有男21例,女13例,年龄45-72岁,平均(60.51±2.24)岁。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上述资料数据,差异均无意义(P>0.05),可行后续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主要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实施静脉输液、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介绍一些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采用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如下:
使用早期预警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病情,涉及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意识等综合项目,体温评分0、2分,其余均为0-3分,总分值高低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做出病情评估后,对其危险系数进行分级,总分在3分及以下为低风险,在其身份识别卡上做蓝色标记,并间隔4小时重新进行一次评估;总分4-7分为中风险,做黄色标记,间隔1小时重新进行一次评估;总分在8分及以上为高风险,做红色标记,间隔0.5小时重新进行一次评估,护理人员对高风险患者的病情多加关注,并准备好抢救设备和相应物品、药品。傍晚到凌晨这一时间段是心律失常发作的高危时段,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配合其做好救治处理。其余时间段同样进行24h心电监护,以防发生不良事件。在用药方面,同样做好指导和监督。将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向患者说明,嘱咐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者停药。在患者用药后,观察其反应情况,并做好心率监测。另外,因患者病情严重,常有濒死感,情绪状态往往不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多加关注,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安抚并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以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的统计依据护理记录;护理满意度的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为本院自制,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归为总体满意范畴。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5.0分析数据,计数数据、计量数据分别以(n/%)、( )表示,分别行 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心脏事件总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讨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护理干预必不可少,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帮助患者稳定病情,避免更为严重的病症出现[2]。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通过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的病情合理划分等级,并做好针对性监护,能够及早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病情恶化迹象,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另外,研究发现,患者对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有较高的满意度。因应用优势显著及患者评价较高,因此建议临床对这一护理方式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巧妹.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1(12):85-87.
[2]陈丹蕾.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23):4376-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