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索绘画对高中学生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心理影响

张益文
  
风采媒体号
2023年23期
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 365400

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绘画对高中学生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心理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分析,本文发现绘画能够显著促进高中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当重视绘画在高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其纳入教育课程中,以培养学生全面的个性和创造力。

关键词: 绘画,高中学生,创造力,自我表达,心理影响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认同,并面临着更多的学术和社会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是重要的心理素质,它们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对他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研究如何促进高中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学生可以表达他们的情感、想法和观点,同时培养审美感知和艺术技能。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绘画对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影响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绘画对高中学生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心理影响。

一、 绘画与创造力

绘画与创造力密切相关,因为绘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特创造性思维。创造力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心理能力,它不仅在艺术领域有所体现,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

绘画课程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构思画面。以下详细说明了这些步骤如何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

1.决定主题和情感:在绘画课程开始之前,学生首先需要决定他们希望通过作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这个决策过程涉及到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学生可能会问自己:我想表达什么情感?我希望观众从我的作品中感受到什么?这种自我导向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明确他们的创作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艺术构思。

2.思考和选择:一旦确定了主题和情感,学生需要思考如何最好地表达它们。这个过程包括思考不同的艺术元素,如颜色、线条、形状和材料,以及如何组织它们以传达想要的信息。学生必须考虑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强化他们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这种思考过程要求他们分析和综合信息,从而培养了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思维和独特设计: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以设计出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作品。他们不仅要考虑如何传达情感,还要思考如何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独特之处。这可能涉及到采用非传统的方法、突破常规的艺术规则,或者注入个人的观点和经验。这种创造性思维强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决策和问题解决:在绘画课程中,学生需要在不断地作出决策的过程中解决各种问题。他们可能会遇到色彩选择的困难、构图问题或材料的限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仅锻炼了决策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和学术中都非常有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二、 绘画与自我表达能力

当涉及到绘画与自我表达能力时,以下是一些例子,可以更清晰地说明绘画如何帮助高中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

表达情感和情感经历: 假设一个高中生正在经历情感波动,感到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混乱。通过绘画,他可以创作一幅画,使用混合的颜色和抽象的线条来表达这种情感混乱。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还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而无需言语表达。

传达思想和观点: 另一个高中生可能有一种强烈的社会或政治观点,但他可能不善于用言语表达。通过绘画,他可以创作一幅政治艺术作品,传达他的观点和立场。这样,他可以通过艺术作品向他人传达他的想法,引发有关社会议题的对话。

展示个性和独特视角: 有些学生可能感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没有得到认可。通过绘画,他们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展示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创造力。这种展示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是值得骄傲的。

解决内心矛盾: 有时候,高中生可能面临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些矛盾可能难以通过言语表达。绘画可以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让他们通过创作来探索和解决内心的矛盾,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三、实证研究

为了深入了解绘画对高中学生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心理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这项研究涉及到100名高中生,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了绘画课程,而另一组没有接受这门课程。以下是我们的研究设计和结果:

1.研究设计:绘画对高中学生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心理影响

参与者:100名学生

实验组:由50名高中生组成,他们参加了为期12周的绘画课程。

对照组:同样由50名高中生组成,他们没有接受任何绘画相关的培训。

2.绘画课程内容

实验组学生参加了每周一次的绘画课程,每堂课持续90分钟,共计12周。

课程包括基本的绘画技巧教学,如色彩理论、线条和形状的运用,以及不同绘画媒材的使用。

学生还完成了一系列创意绘画任务,要求他们表现不同主题和情感,例如自我表达、抽象表现和情感表达等。

3.研究结果:

在研究结束后,我们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创造力测试,以评估他们的创新能力。测试包括提出新想法、解决问题和应对不同情境的能力。

实验组学生在创造力测试中表现更好,他们提出了更多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他们的创造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这表明绘画课程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4.自我表达能力评估:

我们还对所有参与者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行了评估,以了解他们在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方面的能力。评估涉及审美和情感表达的标准。结果如下:

实验组学生在自我表达能力评估中获得了更高的分数。他们的作品更具个性,能够更清晰地传达情感和观点。与对照组相比,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得分明显更高,这表明绘画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技能。

总结:通过绘画,学生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表达情感和观点,提高自己的自我认同。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重视绘画在高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将其纳入教育课程中。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绘画与其他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以更全面地理解绘画在教育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美玲,张伟. 绘画在高中学生创造力培养中的应用与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22,(2): 34-41。

[2]王小红,李明. 绘画对高中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影响与提升策略[J]. 教育心理学杂志,2023,(3): 56-64。

[3]刘晓娜,赵建国. 绘画艺术与高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当代心理学,2023,(1): 22-29。

备注:本文系宁化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2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观下乡土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研究——以宁化黄慎书画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zxkt2022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